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许多研究表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可能与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有关,且难治性IBD通常难以治疗。目前EBV感染已经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尽管EBV感染可能是IBD的潜在病因,但该结论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本文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EBV感染与难治性IB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法:
1.以“炎症性肠病”、“EB病毒”为检索词,将检索语种设置为英文或中文,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六大数据库,搜集截止2020年11月1日已发表的关于EBV与难治性IBD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或者队列研究,同时对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动检索,避免出现遗漏。
2.按照共同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员独立地对检索获得的文献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对达到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质量评价,排除评分小于3分的低质量文献。
3.从纳入的文献中提取数据,提取内容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文献发表时间、研究类型(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所处地理位置、性别比例、难治性IBD的定义、样本量、EBV感染率、比值比(Odds ratio,OR)、可能导致偏倚的因素等。提取的数据使用Stata/SE12.0软件进行分析。同时我们将本研究的效应量设置为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结果:
1.本研究最终纳入了11篇文献进行分析,共包含了11项研究总共1011个病例数,其中EBV阳性的IBD患者共281例,EBV阴性的IBD患者共730例,共纳入了466例难治性IBD患者。在纳入的5项队列研究中,共有717名IBD患者,其中难治性IBD患者284例;病例对照研究中共有294名IBD患者,其中难治性IBD患者182例,所有确诊IBD的患者均有内镜及组织病理学证据。
2.Meta分析结果显示:E B V阳性的IBD患者对比未检测出EBV的IBD患者,合并OR值为:2.85(95%CI,1.94~4.16),提示EBV感染可能与难治性IBD的发病相关。采用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结果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Begg’S检验P=0.533,Egger’S检验P=0.419)。
3.亚组分析结果:根据不同地域对人群进行分组后发现,欧洲、美洲人群中,E B V阳性的I B D患者对比未检测出EBV的IBD患者,合并OR值分别为5.62(95%CI,2.23~14.13)、4.82(95%CI,2.29~10.15),提示欧洲、美洲人群中EBV感染与难治性I B D的发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美国人群与意大利人群中,合并OR值分别为4.02(95%CI,1.74~9.32)、14.93(95%CI,2.80~79.76),提示美国人群与意大利人群中EBV感染与难治性IBD的发病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在中国人群中,合并OR值为1.55(95%CI,0.90~2.67),未提示EBV感染与难治性I B D存在相关性;根据不同研究中纳入患者的IBD亚型进行分组后发现,UC/CD组与UC组合并OR值分别为3.05(95%CI,1.97~4.73)、2.35(95%CI,1.10~5.00),提示两组患者中EBV感染与难治性I B D的发病均存在相关性,与总体结果一致;根据不同的研究类型对人群进行分组后发现,病例对照研究组及队列研究组的合并OR值分别为6.07(95%CI,2.91~12.64)、1.88(95%CI,1.17~3.00),均提示EBV感染与难治性IBD的发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总体结果一致。
结论:
EBV感染可能是导致难治性I B 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不同的地域,EBV感染与难治性IBD发病的相关性可能不同。无论是病例对照研究组还是队列研究组,无论是UC/CD组还是UC组,结果均提示EBV感染可能会导致IBD患者疾病进展至难治性IBD的风险增加,与总体结果一致。对于IBD患者,EBV感染的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对避免病情进展至难治性IBD很有必要。
许多研究表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可能与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有关,且难治性IBD通常难以治疗。目前EBV感染已经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尽管EBV感染可能是IBD的潜在病因,但该结论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本文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EBV感染与难治性IB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法:
1.以“炎症性肠病”、“EB病毒”为检索词,将检索语种设置为英文或中文,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六大数据库,搜集截止2020年11月1日已发表的关于EBV与难治性IBD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或者队列研究,同时对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动检索,避免出现遗漏。
2.按照共同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员独立地对检索获得的文献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对达到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质量评价,排除评分小于3分的低质量文献。
3.从纳入的文献中提取数据,提取内容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文献发表时间、研究类型(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所处地理位置、性别比例、难治性IBD的定义、样本量、EBV感染率、比值比(Odds ratio,OR)、可能导致偏倚的因素等。提取的数据使用Stata/SE12.0软件进行分析。同时我们将本研究的效应量设置为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结果:
1.本研究最终纳入了11篇文献进行分析,共包含了11项研究总共1011个病例数,其中EBV阳性的IBD患者共281例,EBV阴性的IBD患者共730例,共纳入了466例难治性IBD患者。在纳入的5项队列研究中,共有717名IBD患者,其中难治性IBD患者284例;病例对照研究中共有294名IBD患者,其中难治性IBD患者182例,所有确诊IBD的患者均有内镜及组织病理学证据。
2.Meta分析结果显示:E B V阳性的IBD患者对比未检测出EBV的IBD患者,合并OR值为:2.85(95%CI,1.94~4.16),提示EBV感染可能与难治性IBD的发病相关。采用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结果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Begg’S检验P=0.533,Egger’S检验P=0.419)。
3.亚组分析结果:根据不同地域对人群进行分组后发现,欧洲、美洲人群中,E B V阳性的I B D患者对比未检测出EBV的IBD患者,合并OR值分别为5.62(95%CI,2.23~14.13)、4.82(95%CI,2.29~10.15),提示欧洲、美洲人群中EBV感染与难治性I B D的发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美国人群与意大利人群中,合并OR值分别为4.02(95%CI,1.74~9.32)、14.93(95%CI,2.80~79.76),提示美国人群与意大利人群中EBV感染与难治性IBD的发病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在中国人群中,合并OR值为1.55(95%CI,0.90~2.67),未提示EBV感染与难治性I B D存在相关性;根据不同研究中纳入患者的IBD亚型进行分组后发现,UC/CD组与UC组合并OR值分别为3.05(95%CI,1.97~4.73)、2.35(95%CI,1.10~5.00),提示两组患者中EBV感染与难治性I B D的发病均存在相关性,与总体结果一致;根据不同的研究类型对人群进行分组后发现,病例对照研究组及队列研究组的合并OR值分别为6.07(95%CI,2.91~12.64)、1.88(95%CI,1.17~3.00),均提示EBV感染与难治性IBD的发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总体结果一致。
结论:
EBV感染可能是导致难治性I B 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不同的地域,EBV感染与难治性IBD发病的相关性可能不同。无论是病例对照研究组还是队列研究组,无论是UC/CD组还是UC组,结果均提示EBV感染可能会导致IBD患者疾病进展至难治性IBD的风险增加,与总体结果一致。对于IBD患者,EBV感染的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对避免病情进展至难治性IBD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