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区是国民旅游休闲的重要承载,景区的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旅游休闲的质量和行业发展效率,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旅游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景区的智慧化建设。但是目前智慧景区发展存在的“重内轻外”、“重硬轻软”等现象影响智慧景区建设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智慧景区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和理性评估,从建设现状、建设质量、存在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今后智慧景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对景区智慧化发展水平的测度不仅是对景区智慧化水平的衡量,也是发展理念和价值观的检验。本文首先辨析了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智慧景区与景区智慧化的概念和内涵,对国内外关于智慧旅游、智慧景区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其次对国内智慧景区的演进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建议,从景区的供需双方——游客和景区经营者两个角度,建设规模、基础设施、运营及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四个维度构建景区智慧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测度我国3A级及以上景区的智慧化发展水平,并根据景区的经营性质、旅游资源类型、景区等级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95%以上3A级及以上景区都在进行景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并且智慧化发展水平都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达到中等水平,其中面向游客的智慧景区发展质量得分相对较低,根据分析可知是由于游客对于景区的感知到智慧化建设服务较少;其二景区的智慧化发展水平与景区等级、景区经营性质和景区主要资源类型都有关系,5A级景区智慧化发展水平明显高于3A级和4A级景区,国有投资和国有控制的景区总体智慧化水平相对较高;自然风光型和主体游乐型景区的评分最高。文中综合景区和游客两个视角,针对研究中发现的国内景区智慧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智慧景区建设的方向,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笔者提出要求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积极参与的基于价值共创的智慧景区框架体系,建议景区在智慧化建设过程应以游客需求为中心、引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完善数据体系等,实现智慧景区存量优化,进一步提升智慧景区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