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道作为后工业人文精神回归大背景下的产物,是一种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绿色空间通道,拥有生态、文化、休闲、景观、通行于一体的综合功能。2010年以来,国内许多城市地区陆续开始绿道的规划和建设,在全国掀起了“中国绿道运动”。但作为舶来品,绿道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成熟,这些都给学术界提出了对绿道理论,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的绿道理论进行研究的迫切需要和客观要求。当前,国内对绿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绿道理论和具体绿道规划案例的介绍,对绿道的相关理论探讨不够深入。因此,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连城县为研究对象,以公众参与理论为基础,首先,参考已有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运用专家打分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连城县主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其次,通过查阅国内外绿道评价体系相关文献,从休闲游憩、生态保护和交通通行三个方面拟构建连城县游憩型绿道连接路径的初步评价体系;再次,运用灰色统计法和层次分析法,剔除重要性程度低的评价因子,确定最终的连城县游憩型绿道连接路径适宜性评价体系和权重。在此基础上,对连城县现有道路网进行评价,构建一、二、三级连城县游憩型绿道网络。最后,从休闲旅游角度,充分考虑绿道沿线旅游资源秉赋,对连城县游憩型绿道休闲旅游产品提出了开发构想。鉴于能力、实践经验、时间等的局限,本研究只是对游憩型绿道选线研究的一个初步成果,研究中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评价指标权重主观性较强,评价指标因子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和不全面性;对游憩型绿道设计产品仅进行了简单说明,有待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