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制造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向国外出口产品、赴国外设厂以及国际并购等模式迈向国际化的广阔舞台,但随着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制造业目前主要依靠的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等粗放式的国际化经营道路,机会与挑战并存。由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背景、目的和战略不同,企业资源掌控和经营能力差异大,理论界对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系统关系未有统一观点,实践案例经验也各不相同,因此,须结合我国当前发展的市场情境和国际经济环境来具体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的研究成果,将国际化经营划分为国际化经营深度、广度和速度三个维度,分别表示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对国际市场资源投入强度和依赖程度、国际化市场多元化程度以及单位时间内国际化扩张程度。其次,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近三年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组织学习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对二者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再次,以2015-2017年主板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构建了以国际化经营的三个维度和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中的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方法为基础的指标体系,搭建了以国际化经营深度、国际化经营广度、国际化经营速度和财务绩效为潜变量的结构方程理论模型。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拟合度检验和路径分析论述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实证结论为:(1)国际化经营广度与财务绩效正相关,企业通过扩大海外市场范围,不断提高全球覆盖率,实现市场多元化可以显著地提高企业财务绩效。(2)国际化经营速度与财务绩效负相关,单位时间内采取较快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对财务绩效具有抑制作用。(3)国际化经营深度与财务绩效的正相关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若企业资源投入强度较大或较多地依赖国外市场,其能发挥的整合全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