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型资源,这一观念日益为世界许多国家所认识。21世纪,几乎所有的生产要素都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阔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的竞争。为了应对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世界各国都采取相应措施,通过改革教育和培训体制、从外国募集人才、重金聘用和实施高科技移民改革等有效手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培养和猎取本国急需的高等级人才。在广泛的国际竞争中,哪个国家能够拥有足够数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哪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就会明显增强。就我国而言,我国是人口大国,但远还不是人才大国,更不是人才强国。虽然人口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却相对缺乏,这就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基本国情。我们拥有数量巨大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但是缺乏大量优秀的人才资源,这就使得我们在国际竞争中落后于先进国家,这已成为制约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人才资源的开发、引进与使用策略,就成为我国确保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拥有比较优势的客观要求。本文运用比较研究、资料分析、政策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我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发、引进、使用人才的策略的对比,旨在评估我国现有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总结出港台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强国之路,为我国新时期人才策略的路径指明方向,提出有利于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合理性建议。文章首先对以地域为依据,对香港、台湾和内地的人力资源政策从开发、引进、使用三个角度进行个别阐述,梳理和归纳了三地区在各个方面的相关策略,总结了相关策略的要点;其次,依次从开发、引进、使用三个方面对各地区进行横向比较,确定其策略的异同,并结合策略的实施效果,得出策略成功的原因所在;最后,结合我国的国情及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对比我们发现,香港的人才策略最全面,开发、引进、使用等体系也最为完善。教育投入大、高等教育质量高、职业和继续教育体系完善、开放的移民政策、市场化的人才流动机制都是其显著的特点。台湾的人才战略也很有特色,注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其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近年来,在放宽移民政策、开展国际性学术会议、建立海外人才信息库和兴建高新科技园区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我国人才工作的推进目前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尽管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工作的指导性纲要和政策,在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移民政策、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教育“表面化、形式化”现象严重、高校管理水平不高、引进人才结构单一、人才流动不畅等问题。总体来看,要推动我国人才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推进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从国际视角加强人才引进力度、拓宽引才渠道,推广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成果转化,优化人才环境,创新人才使用工作机制。当前,人才竞争已呈现白热化状态,如何在这场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研究这一问题将对于我国加快人才体系建设,实现“人才强国”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