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识别系统电信应用优化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0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主要研究在语音识别技术与电信系统的结合中,如何在电话环境以及具体的电信业务应用实例中使语音识别系统的工作性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实用化程度.为了说明语音识别技术的优化环节和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语音识别过程所涉及到的步骤和算法做出介绍,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其中需要优化考虑的环节及其关键算法进行了基于电话语音输入特点的相应改进和调整,对一些识别控制点进行了基于算法的策略调整,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在技术优化的同时,针对语音识别系统在电信应用环境中的地位和角色,对影响识别交互的电信业务流程和对话设计,我们也给出了协作优化的考虑,从而使得系统的识别性能可以从整体应用的角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实验表明,经过我们的优化工作,应用于电信结构中的电话语音识别系统其识别性能(包括识别准确度和识别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其他文献
本课题以岭南铅锌集团韶关冶炼厂密闭鼓风炉铅锌冶炼——烧结过程为背景,针对铅锌冶炼过程中的烧结混合料制粒加水,从烧结过程的生产实际出发,在充分研究分析了烧结混合料制粒含
自20世纪80年代初DSP芯片诞生以来,DSP芯片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DSP芯片性能价格比和开发手段的不断提高,DSP芯片已在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医疗、家电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TI(德州仪器公司)的TMS320F240芯片为CPU构成的系统对变电站电压和无功进行自动控制的方案。 该系统以MAX125对变电站副边母线进行三相无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是一种凸优化方法。由于内点法等算法日益成熟,并成为解决LMI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在控制理论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T-S
该文提出了一种将形状特征与伪动态特征结合的采用分级识别方法的脱机中文签名鉴定系统.由于书写风格不同,每个人的签名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随意的模仿,用形状特征进行识别就
该文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现场原有转炉动态模型学习算法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参数自适应算法的模型系数学习方法,并同时引进现场冶炼专家的有关经验,建立相关控制规则并参与
该文以国家863/CIMS重点应用示范工程—邯钢CIMS工程为背景,对邯钢现行的系统做了调查和分析,运用流程工业CIMS的ERP/MES/PCS三层结构对邯钢CIMS进行了总体设计.在此基础上,
将等离子驱动器用在流动控制领域是近几十年发展的一门新兴技术,本文主要内容是将一种新式的3维等离子驱动器用来控制NACA0015流动分离的实验研究,而且实验分别在开环控制系统
该文在对宝钢益昌公司镀锡分厂生产调度的需求进行认真细致调研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研究开发了宝钢益昌公司镀锡生产调度系统.该系统能够
该文首先对协同仿真技术的研究加以阐述,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协同仿真理论基础;2.在Plug&sim环境下协同仿真的研究;3.基于Plug&sim的MATRIXx模块之间的协同仿真.然后根据冷
该文在对原液压电梯系统油路进行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依据Hankel矩阵法,运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采用辨识的方法建立系统可用于实际控制的数学模型.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