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可提供其所需氮素的50-60%。但大豆结瘤是一个高需磷过程,结瘤期大豆相较于其他生长发育时期需要更多磷素营养,低磷胁迫影响根瘤生长和发育,降低固氮酶活性,减少生物固氮,影响植物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鉴于此,本研究以磷高效品种‘中黄15’和磷低效品种‘牛毛黄’在接种根瘤菌的同时进行正常磷和低磷处理,测定结瘤固氮相关性状,并对两个品种不同磷处理下28 d成熟根瘤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可提供其所需氮素的50-60%。但大豆结瘤是一个高需磷过程,结瘤期大豆相较于其他生长发育时期需要更多磷素营养,低磷胁迫影响根瘤生长和发育,降低固氮酶活性,减少生物固氮,影响植物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鉴于此,本研究以磷高效品种‘中黄15’和磷低效品种‘牛毛黄’在接种根瘤菌的同时进行正常磷和低磷处理,测定结瘤固氮相关性状,并对两个品种不同磷处理下28 d成熟根瘤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磷响应相关基因GmSPX8和GmCCD8,研究其在根瘤中的功能,并初步解析作用机制,为大豆高效固氮育种提供功能基因,为提高低磷胁迫下大豆结瘤固氮相关基因的高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磷处理下大豆品种接种根瘤菌28 d的生长及结瘤固氮相关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低磷胁迫与正常磷相比,中黄15株高下降13%,地上部鲜重、干重下降16%和32%,地下部鲜重、干重下降16.9%和26.5%,根瘤鲜重、干重下降46.6%和51.6%,根瘤数下降30.1%,地上部和根瘤氮含量降低45.2%和13.8%、磷含量降低70.3%和39.8%;牛毛黄株高降低25.0%,地上部鲜重、干重下降42.2%和40.9%,地下部鲜重、干重下降28.8%和28.5%,根瘤鲜重、干重下降60.8%和57.9%,根瘤数下降37.2%,地上部和根瘤氮含量降低44.2%和13.4%、磷含量降低72.9%和50.2%。2.不同磷处理下两个大豆品种基因表达存在差异。转录组数据显示,不同磷处理条件下,磷高效品种中黄15差异表达基因7723个,磷低效品种牛毛黄差异基因1440个,两品种共同上调差异基因737个,选取19个共同上调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筛选出GmSPX8和仅在中黄15特异上调表达基因GmCCD8进行后续功能验证。3.GmSPX8响应低磷胁迫并影响结瘤固氮。GmSPX8主要在根瘤中表达,随根瘤的生长发育其表达量逐渐增加,并受低磷胁迫诱导;低磷胁迫下,转GmSPX8启动子根瘤GUS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磷,GmSPX8超表达复合植株根瘤数、鲜重、固氮酶活性和磷含量均较野生型显著提高。其中,磷高效品种中黄15低磷胁迫下根瘤数、根瘤鲜重、根瘤磷含量和固氮酶活性分别提高10.4%、16.5%、35.0%和37.8%;而GmSPX8 RNAi结瘤固氮相关性状较野生型明显下降。4.GmSPX8与转录因子GmPTF1互作增强其转录活性。通过酵母双杂、BiFC、Pull-down技术验证了 GmSPX8与GmPTF1的相互作用;GmPTF1实时定量分析证明其表达量不随根瘤生长发育而变化,却受低磷诱导,并且GmSPX8超表达根瘤中GmPTF1表达显著上调,推测GmSPX8对GmPTF1起正向调控作用;GmPTF1转录激活活性验证发现,该转录因子在GmSPX8的作用下转录活性上升。5.证明GmCCD8在根瘤中参与低磷胁迫和结瘤固氮。低磷处理下GmCCD8表达量高于正常磷,且GmCCD8启动子GUS染色随根瘤发育逐渐加深;GmCCD8过表达复合植株的表达量较野生型提升2.3倍,固氮酶活性和根瘤鲜重分别提高30.0%和40.0%。透射电镜显示GmCCD8 RNAi根瘤内泡囊受损,或变为边缘不规则长椭圆形,类菌体减少且PHB积累降低,说明GmCCD8干扰严重影响根瘤泡囊形成和结构,破坏根瘤菌与大豆共生互作。基于以上结果,结论如下:低磷胁迫严重影响大豆植株生长和结瘤固氮,降低株高,植株鲜干重,地上部氮、磷含量,根瘤鲜重、干重,根瘤数,根瘤氮、磷含量;GmSPX8主要在根瘤表达且受低磷诱导,低磷胁迫下,转GmSPX8启动子-GUS根瘤GUS酶活性高于正常磷,超表达复合植株根瘤数、鲜重、固氮酶活、磷含量等显著增加,RNAi相应性状明显降低;GmSPX8与转录因子GmPTF1互作,过表达GmSPX8导致转录因子GmPTF1表达量显著上升,增强GmPTF1转录活性;GmCCD8主要在根瘤表达且受低磷诱导;超表达GmCCD8根瘤固氮酶活性和根瘤鲜重显著增加,而RNAi相应性状显著下降。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水平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配电网采用的交流配电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一些用户的需求,加上大规模间歇性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接入,改变了配电网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运行方式和潮流分布,增大了部分敏感节点电压过限的概率,对配电网的经济性、安全性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电力电子装置以及一系列控制技术快速发展,以智能软开关(soft openpoint,SO
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火力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一次能源的浪费,成了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的科学家将发电技术转向了新能源发电技术。现代科学和技术理论的成熟,也使得新能源技术走向成熟,尤其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易受时间和季节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使得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出力波动性较大,再加上电网的限电要求,这使得风、光发电并网时弃风、弃光较为严重,风、光发电的效益
环境敏感型雄性不育植株是育种界热度不减的研究材料,对光敏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作物从“三系”配套育种技术向“两系”育种技术转变。本研究以棉花新型光敏雄性不育系psm5为对象,该材料受光照时间的影响,当光照时间大于12.5 h时,psm5表现为不育,当光照时间小于11.5 h时,psm5表现为正常可育,通过对其表型观察、转录组测序、病毒性基因沉默(VIGS)以及spilt-LUC等试验,探究p
V-VI族化合物(V=Sb、Bi;VI=S、Se、Te)是一类窄带隙半导体材料(Eg=0.1-1.89 e V),该类材料地球储量丰富、低毒、载流子寿命长和光吸收系数高(>10~5 cm-1),同时具有高的载流子移动性、优良的光导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在可见光至近红外宽光谱区域内产生光电响应,在光电探测、太阳能电池及离子电池、光催化、热电冷却装置、薄膜晶体管、相变存储器应用、光学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
乡村是中华民族的根,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乡村的发展与进步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国内城市化不断蔓延发展的背景下,提供给了乡村更多的发展机会,也经受着更严峻的挑战,在经济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乡村的生态环境、地域文化、传统格局等方面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因此充分发掘和运用地域文化,对于保持乡村的独特性和传承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地域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归纳总结、设计验
果园的大规模种植,带来了果园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在果园的日常种植管理中,果园除草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果园规模的增长以及劳动人口减少的背景下,发展果园除草机械,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以及提高生产种植效率。针对目前市场上果园除草机械使用场景大多数都是在行间工作,株间除草机械较少,大多由人工来完成株间除草作业。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果园除草机械方向的研究成果,提出将机械臂应用于果园株间除草领域,设计一种果园株
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枯竭已经成为了阻碍人类社会前进的两大难题。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免费、用之不尽的能源已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光合作用的启发下,研究者们研究了半导体光催化反应。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在能源和环保领域迅速发展,已然成为了研究热点。在众多半导体光催化剂中,二氧化钛(TiO2)因其工艺成熟、成本低、化学稳定性高、
光电化学水分解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且产物单一,易于存储,成为极具前景的太阳能转换技术之一。然而该技术依然面临着水氧化反应动力学缓慢及过电势较高等诸多挑战,严重制约了水分解的能量转换效率。因此,制备出一种高效稳定且低成本的光阳极材料是光电化学水分解产业化应用的基本前提。Ta3N5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光阳极候选材料,在AM 1.5G太阳光照射下,理论光电流密度和太阳能转换效率分别能达到12.8 m
大豆是世界重要粮油作物,荚粒是其最重要收获器官,不仅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且是菜用品种审定和产品出口重要指标。然而,荚粒性状属多基因控制数量性状,目前虽有少量遗传位点被发现,但仍不能满足分子育种需求。鉴于此,本研究利用自然群体和重组自交系(RIL)群体,通过关联分析和连锁定位,寻找控制大豆荚粒相关性状遗传位点,并筛选荚粒发育相关基因,为大豆荚粒相关性状分子遗传改良提供选择标记与候选基因。主要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