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UPP)主要是对细胞内的异常蛋白质进行降解,在维持细胞的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发现的许多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的发生都与此系统功能失调有关。本实验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中泛素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慢性HBV活动性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96例慢性HBV感染并有炎症活动者,其中慢乙肝组(40例),男34例,女6例,平均年龄35.85岁(19~70岁);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平均年龄51.52岁(31~68岁);慢性重型肝炎组(26例),男23例,女3例,平均年龄40.69岁(26~59岁)。均为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济南市传染病医院的住院患者,均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和分型标准。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26例),来自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健康查体中心,其中男22例,女4例,平均年龄40.42岁(18~59岁)。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的表达,以β—actin作为内参。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eAg和抗HBe;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对血清病毒学指标与泛素mRNA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慢乙肝组、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组、慢性重型肝炎组泛素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2、泛素mRNA的表达随疾病发展逐渐降低,表达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慢乙肝组、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组和慢性重型肝炎组。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表达量分别为健康对照的78.23%、70.34%、61.88%,慢乙肝组与慢性重型肝炎组表达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泛素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HBeAg和HBV DNA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抗HBe水平无相关性。结论:1、采用PCR相对定量、比较2∧-ΔΔCT法能有效地测定和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水平,方法简单、可靠。2、慢性HBV感染并有炎症活动者均存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表达不足,病情越重表达水平越低。3、泛素mRNA表达水平与HBV复制相关,病毒载量越高泛素mRNA表达水平越低。4、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