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领域对回指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形式学派的回指研究以乔姆斯基为代表,侧重句内回指,其过于强调形式化的研究方法难以解释复杂的语言现象。功能研究途径将研究范围扩大到语篇,但也只是以孤立、静止的视角研究语篇表层中的衔接关系。语用研究途径摆脱了形式化的束缚,但忽视了受话者的主观认知作用,解释能力有限。认知途径的回指研究则仅指出回指现象发生于发话者和受话者的心理层面,而不是语言表层。传统回指理论将交际视为合作博弈,排除了部分交际类型,具有一定局限性。回指确认博弈理论将回指确认视为不完全信息下的非合作博弈,所以可应用于所有交际类型,更加客观全面,更具可行性。指示代词是最普遍的指称表达式之一,但大部分学者聚焦其句法特点、分布模式或跨语言对比研究。指示代词的回指研究并不多见,指示代词+NP的回指研究更是寥寥无几。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回指的跨学科研究,借助回指确认博弈模型对指示代词+NP的回指确认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1)回指确认博弈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主题性和语义指向两个因素。因此,博弈双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回指确认博弈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交际效率。第一,发话者可以通过保持主题的明确性,提高回指确认博弈成功的概率。发话者不断提及某一语篇实体,增加其出现的频率,从而提高其成为主题的概率,减少其他语篇实体的显著性。受话者在解码的博弈过程中,更容易确定主题或副主题。第二,如果出于交际的需要,发话者不能保持当前的主题,则可以对语篇进行有序规划,使注意力中心的转换更加平稳,最大限度保持话题的连贯性。第三,如果主题、副主题不是先行项或语篇中没有明显的先行词,受话者需根据回指词的语义指向,推断先行项的句法性质或语义,建立指称关系。因此,受话者可以通过拓展推理的深度、广度与及时性,增加博弈成功的可能,从而提高交际效率。(2)回指项指示代词+NP具有在三维空间内指称的功能,可以提供更多有关交际的背景知识;并且对先行项的确定具有一定指向性,明确了指称关系。本文的贡献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在理论方面,首先本研究突破了传统理论线性、静态分析方式的不足,避免了将交际过程理想化的问题,更全面、深刻地揭示回指确认的过程及交际的本质;其次,本文将语言学与博弈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拓宽研究视野。就本研究的应用价值而言,本文为成功进行回指确认博弈和提高交际效率提供了方法,同时为指示代词+NP的使用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