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已成为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心力衰竭根据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与否可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SHF)和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两大类。此两种心力衰竭在基础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面均有不同,但二者的症状和体征极为相似,单凭临床症状鉴别二者十分困难。因此需在临床工作中寻求客观、快捷、准确的指标以指导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
心电图是慢性心力患者入院的常规检查之一,其QRS波时限反映左右心室除极功能,与左心室质量、舒张末期内径及室壁厚度呈正相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肌长期缺血、缺氧、心功能减退、室壁张力增加等原因,会对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以及心肌正常除级、复极功能产生影响,从而使QRS波时限发生改变。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主要储存于心室肌内,其合成和分泌受室壁张力的调节,主要作用是利钠利尿、扩张血管从而减轻心脏负荷,可用于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但尚不能独立判断心力衰竭类型。
目的
测定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及相关超声心动图指标,对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患者QRS波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进行比较,并对收缩性心衰患者QRS波时限与血浆NT-proBNP水平及LVEF、LVEDd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评价CHF患者同时进行心电图QRS波时限和血浆NT-proBNP测定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心力衰竭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一定信息和帮助。
方法:
入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2例,并选取年龄和性别与试验组匹配的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测定心电图ORS波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对CHF患者心功能的受损状况进行评估。以LVEF≤45%为收缩功能不全诊断标准,将所有入选的心衰病例再分为收缩性心衰组(SHF组,LVEF≤45%,n=75)和舒张性心衰组(DHF组,LVEF>45%,n=87),比较各组ORS波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LVEF、LVEDd及NYHA分级,并对SHF组进行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1.心电图QRS波时限在SHF组为(138.20±2.55)ms,显著长于DHF组(100.93±27.13)ms,P<0.05及对照组(80.56±7.76)ms,P<0.05。
2.血浆NT-proBNP水平在SHF组及DHF组分别为(1446.01±26.03)pg/ml,(664.07±35.75)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4.96±47.84)pg/ml,P<0.01,且SHF组和DHF组比较显示,前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1)。
3.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SHF组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呈正相关(r分别为0.776和0.869,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917,P<0.01)。
结论: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大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主要与左室收缩功能有关,QRS波越宽左室收缩功能越差,预后也越差。
2.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着心电图ORS波时限延长,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LVEF值减低,左室舒张末容积逐渐增加。心电图QRS波时限和血浆NT-proBNP水平、LVEF值及LVEDd有良好相关性。
3.心电图QRS波时限可作为评定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状况的有效指标之一,结合血浆NToproBNP水平测定,可用于辅助判断心力衰竭的类型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