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克伦特罗(CL)为研究对象,合成了半抗原R—羧甲基醚(CL1)。采用活性酯法将CL1分别与载体蛋白BSA、OVA共价偶联,制备了人工抗原Ⅰ(CL1—BSA)和包被原Ⅰ(CL1—OVA);采用重氮化法将CL直接与BSA、OVA共价偶联,制备人工抗原Ⅱ(CL—BSA)和包被原Ⅱ(CL—OVA)。经紫外扫描确定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成功、结合比适当后,分别以CL1—BSA、CL—BSA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血清。双向琼脂扩散法测定抗血清效价大于64:1后采集全血,离心分离血清。以硫酸铵分步盐析分离抗血清中的抗体并制成冻干粉。 以包被原Ⅰ进行固相包被,成功建立了CL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方阵试验确定了包被原Ⅰ最佳包被浓度为1μg/mL,抗CL1—BSA抗体(抗体Ⅰ)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25μg/mL。进一步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和有机溶剂对包被原Ⅰ和抗体Ⅰ的亲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介质pH值在7.6时,包被原Ⅰ与抗体Ⅰ的亲和作用最强;在一定范围内离子强度增大会提高抗体与CL的亲和力;一定浓度的甲醇对包被原Ⅰ和抗体Ⅰ的亲和反应有促进作用,但是当甲醇含量超过40%时,抗体的非特异性吸附会大大增强,从而使得背景干扰加重。在优化条件下,建立了CL对包被原Ⅰ和抗体Ⅰ亲和反应的间接竞争ELISA标准抑制曲线,回归方程为I=18.90LogC+97.28,相关系数r=0.9915,抑制中浓度(IC50)为3.15ng/mL,IC20为0.08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8.03%(n=6)。 以包被原Ⅱ进行固相包被,经方阵试验确定包被原Ⅱ最佳浓度为6μg/mL,抗CL—BSA抗体(抗体Ⅱ)的最佳工作浓度为3μg/mL。建立CL对抗体Ⅱ与包被原Ⅱ的标准抑制曲线,回归方程为I=19.44LogC+72.07,r=0.9905,IC50=73.23ng/mL,IC20=2.10ng/mL,RSD=5.40%(n=6)。 在相同条件下,结构类似物沙丁胺醇(SAL)对抗体Ⅰ与包被原Ⅰ结合反应的抑制曲线方程为I=28.66LogC-22.58,IC50=340.76μg/mL,交叉反应率<0.0006%;而SAL对抗体Ⅱ与包被原Ⅱ结合反应的抑制曲线回归方程为I=16.87LogC+48.24,IC50=1.27μg/mL,交叉反应率为5.77%。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本实验以抗体Ⅰ和包被原Ⅰ为基础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法在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均远远超过按照文献方法(重氮化法制备人工抗原、免疫动物制备的抗体Ⅱ)所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法,可有效避免现有试剂盒假阳性率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