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沙尘暴对内蒙古沙尘暴的影响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ling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国南部广袤的戈壁沙漠地区沙尘天气高发区域,也是东亚沙尘暴的关键源地之一。蒙古国处于我国的上风地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与蒙古气旋的发源地,并南部地区的戈壁、沙漠地区的面积广,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到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沙尘天气影响的范围广,强度大。而北方中蒙边境地区是我国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屏障,是主要能源基地之一。研究该地区的跨境沙尘暴移动路径是双方防灾、减灾和抗灾的共同需求。本文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边境地区42个地而观测站年沙尘暴日数据以及蒙古国南部地区28个地面观测站逐3小时记录的沙尘暴数据,在ARCMAP、EXCEL、 ORIGIN等软件的支持下,利用数理统计法分析沙尘暴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以一次沙尘暴过程发生在大于等于5个站点、10个站点和20个站点为三个不同尺度,研究沙尘暴过程的强度和范围;时间规律上从年代、年际、季节和月尺度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空间分布上,分析了各区域沙尘暴发生日数空间格局上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蒙古国沙尘暴的跨境移动路径以及移入境内时的分布及强度等问题。结果表明:(1)内蒙古边境地区1980-2014年沙尘暴发生日数在年代变化与年际变化两种尺度上均呈波动中减少的趋势。从蒙古国沙尘暴日数年际变化得出,近十年间蒙古国发生沙尘暴天气的日数有三个较高的年份,即2006年、2010年和2013年,与内蒙古境内沙尘暴日数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减少的趋势并不明显。季节上,沙尘暴的80%发生在春季,其次是夏季,秋冬季发生较少;蒙古国近10年减少趋势不明显,但月变化显示,3月份和4月份的沙尘暴日数呈减少的趋势,5月份趋势较平缓,高峰期与年变化趋势相一致。(2)近30年内蒙古境内42个站点1981-2014年沙尘暴空间分布特征为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1980-1999年内蒙古沙尘暴高频发区主要集中在阿拉善盟拐子湖及海力素两地;2000年之后内蒙古境中部地区出现了新的沙尘暴高频发区,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006-2014年沙尘暴高发区主要以拐子湖、海力素以及苏尼特左旗为中心。蒙古国2004-2013年近10年沙尘暴空间分布特征为,整体呈现南多北少且南部地区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蒙古国南部地区沙尘暴最易发且发生次数较多的三个区域分别在西北、西部偏南地区及中部地区,即Khuhmorit、 Bogd、Tsogt和Dalanzadgad四个苏木。(3)通过分析蒙古国沙尘暴对下游内蒙古沙尘暴的影响,以锡林郭勒盟为例,统计近10年锡林郭勒盟与蒙古国境内所有沙尘暴发生日,表明近10年共发生489次沙尘暴都来自于蒙古国。而蒙古国发生的沙尘暴有一部分没有跨境进入内蒙古。统计得出,影响锡林郭勒盟的蒙古国境内沙尘暴源地有Khuhmorit、Tsogt和Bogd、Dalanzadgad,主要通过西北路径传送至锡林郭勒盟。因此可以看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发展极大程度上受到了境外蒙古国南部地区沙尘暴的影响。
其他文献
针对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1机组励磁系统使用的灭磁及过电压保护装置选型落后、灭磁开关机构老化、动作不可靠、氧化锌非线性灭磁电阻已达使用年限、发电机转子侧无非全相大
随着新媒体的持续发展以及媒介融合的不断演变,温州高校纷纷创建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传播,提升高校的传播力、影响力。而温州各高校的微信平台信息传播呈现不同的特点,信息传
<正> “车能行,就能停。”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汽车制动系统发展至今,紧紧地伴随着汽车发展全过程,它是汽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汽车制动采用的是与四轮马车相同
为了提高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的功率因数,实现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本文采用相量图分析法,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在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时的电压、电流相量进行分析和对比,提出了
19世纪美国交通运输革命极大地推进了西进运动的进程。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西部拓荒农业和地区专业经济的发展 ,促使西部农业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化转变 ,同时人口的西移加快了
通过对肥胖的原因及发病机制的概括,了解运动不足对人体的危害,运动不足不但能引起人体的肥胖,还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运动不足还与很多慢性病有关,本篇文章就有关方
<正>英国牛津词典日前宣布,"Selfie"一词当选为2013年度英语热词。Selfie一词最早出现于2002年,源自澳大利亚一家社交媒体中的自造词,意思是"自拍"。随着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
对于正处在重要发展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势在必行。而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无疑是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实践能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以及物质发生大规模的、沿着大型断裂带向东挤出。基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鲜水河断裂带、东北缘东昆仑断裂新构造变形研究及对比分析,本文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