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兰州市三甲医院医生感知的高绩效工作系统情况以及其工作幸福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引入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分析高绩效工作系统感知、自我效能感感知、工作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中介模型,分析高绩效工作系统与自我效能感感知水平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为提高医院绩效、优化医院绩效管理系统、提升医生工作幸福感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57名医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23.0及Amo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ronbach’s系数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对样本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单因素t/F比较工作幸福感得分的一般资料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对医生高绩效工作系统感知得分、自我效能感感知得分、工作满意度得分、积极情感得分和消极情感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验证高绩效工作系统影响工作幸福感的假设。结果1)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总体Cronbach’s系数是0.949,各个维度的Cronbach’s系数都在0.731以上。对120个样本数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幸福感问卷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工作满意度三个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拟合良好,?~2/df=2.140,GFI=0.945,RMSEA=0.052,RMR=0.050,NFI=0.927,RFI=0.910,CFI=0.959。2)被调查对象的工作幸福感平均得分(52.09±8.41),最高分75分,最低分23分。其中,积极情感、工作满意度、消极情感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3.29±3.25)分、(12.00±3.87)分、(20.55±3.94)分。3)医生工作幸福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婚姻状况、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工作时长、事业编制是影响医生工作幸福感的因素(P<0.05)。4)医生工作幸福感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在26-30岁之间、31-35岁之间、36-40岁之间者的工作幸福感得分均比25岁及以下者低(β=-0.183,P<0.01;β=-0.187,P<0.01;β=-0.269,P<0.01);已婚者的工作幸福感得分高于未婚者(β=0.091,P<0.05);工作年限在6-10年、11-15年、16-20年者的工作幸福感得分均比工作年限≤5年者低(β=-0.161,P<0.01;β=-0.196,P<0.01;β=-0.151,P<0.01);职称为中级者的工作幸福感得分较初级职称者高(β=0.112,P<0.01);工作时间12-16小时者的工作幸福感得分比工作时间8-12小时者低(β=-0.078,P<0.05);无事业编制者的工作幸福感得分比有事业编制者低(β=-0.125,P<0.01)。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医生对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感知越高,其感知到的自我效能感越高(r=0.418,P<0.01),积极情感越高(r=0.514,P<0.01),消极情感越低(r=-0.109,P<0.01),工作满意度越高(r=0.726,P<0.01);医生感知到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积极情感越高(r=0.540,P<0.01),消极情感越低(r=-0.155,P<0.01),工作满意度越高(r=0.474,P<0.01);医生的积极情感越高,其消极情感越低(r=-0.371,P<0.01),工作满意度越高(r=0.594,P<0.01);医生的工作满意度越高,其消极情感越低(r=-0.155,P<0.01)。6)自我效能感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积极情感、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32.04%和11.92%。结论1)医生的工作幸福感受婚姻状况、年龄、工作年限、编制等因素的影响。2)高绩效工作系统和自我效能感都与医生的积极情感显著正向相关,其中自我效能感对积极情感产生直接效应,高绩效工作系统对积极情感产生直接效应,并且以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对积极情感产生间接效应;高绩效工作系统和自我效能感都与医生的工作满意度显著正向相关,其中自我效能感对工作满意度产生直接效应,高绩效工作系统既对工作满意度产生直接效应,同时以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对工作满意度产生间接效应。3)医生感知的高绩效工作系统和自我效能感与其消极情感呈负相关,感知水平越高,其消极情感越低;医生的积极情感和工作满意度与其对高绩效工作系统和自我效能感的感知呈正相关,感知水平越高,其积极情感与工作满意度也越高。4)实施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并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可信赖的组织环境,让医生感受到来自医院的重视,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工作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