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上装备制造业越来越呈现出分工细致化、区域协同化、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四大新特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联系紧密,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才能使产业的规模优势、竞争优势、网络化优势充分发挥,产业链相关环节合理布局,生产成本降低,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发展水平迅速提升。本论文以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视角,运用协同发展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探讨京津冀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协同机制的构建。本文梳理了协同发展、产业集群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等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京津冀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各自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协同发展的必然性和意义。重点探究京津冀地区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以及策略。文章的第一章阐释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归纳了国内学术界主要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可贵借鉴,以确立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重点和创新点。第二章界定了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阐释了协同发展效应。概述了相关理论基础:协同论、协调机制、产业集群理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介绍了装备制造业的概念、特征和作用。第三章根据对产业发展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较详细说明京津冀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分析了各地产业结构升级和全面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阐发京津冀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重要意义。第四章作为全文重点,首先分析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其次提出构建京津冀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机制的四个支柱,最后从实际出发,指出目前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的障碍。第五章提出京津冀地区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总原则和较具操作性、前瞻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