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钢复合结构在航空航天、海洋化工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导致的接头性能低劣是实现钛/钢焊接的技术瓶颈,应用高熵效应能促成焊缝形成单相固溶体,使钛/钢的高质量焊接成为可能。本文基于焊缝高熵化技术思路,采用真空电弧炉和单辊急冷装置,设计并制备了Fe-V-Ni-Cu和Fe-Cr-Ni-Cu急冷箔带,并用之分别对TA2/Q235、TA2/0Cr18Ni9进行电阻点焊试验,研究了接头的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优化了 TA2/Q235、TA2/0Cr18Ni9的电阻点焊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以多主元高熵合金作为电阻点焊中间层,熵值较高,脆性严重,难以获得性能优异的点焊接头。快速凝固Fe-V-Ni-Cu和Fe-Cr-Ni-Cu中间层合金,组织细小,成分均匀,具有较好的成形性及强韧性,适于作为钛/钢电阻点焊的中间层。在空气环境中电阻点焊TA2/Fe6V37Ni27Cu30/Q235,获得的接头宏观形貌完整,无明显缺陷,熔核与母材过渡良好,以鱼骨状枝晶为主,其相组成较简单;高熵效应促使焊缝简单相的生成;在电极压力3.8kN、焊接电流8.5kA、焊接时间0.7s的点焊参数下,接头拉剪强度最高可达203MPa,熔核与Q235钢侧过渡界面生成了金属化合物,成为接头薄弱地带,拉剪断裂发生在此区域。电阻点焊TA2/Fe6Cr30Ni34Cu30/0Cr18Ni9,接头宏观无缺陷产生,获得的组织由细长树枝晶与等轴晶共同组成,熔核区无多相生成;在电极压力4.05kN,焊接电流7.2kA,焊接时间0.5s的点焊参数下,接头剪切强度最高可达144MPa,熔核内部缺陷大部分集中在其与0Cr18Ni9钢侧过度界面,拉剪断裂发生在此区域。对于添加中间层的钛/钢电阻点焊,采用适宜的电极压力与小电流、长时间的工艺配合,可有效减少接头内部未熔合、裂纹、胡须组织、涡旋花样等缺陷的存在,获得性能较好的钛/钢点焊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