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可视化定量化DNA双链断裂修复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在斑马鱼中应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Q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正确完整的遗传信息。然而体内(如水解,氧化,烷基化,复制碱基错配等)和体外(射线辐射,紫外辐射,不同的化学试剂等)多种不同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经常会造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DNA损伤。DNA损伤最严重的形式是DNA双链断裂。如果DNA断裂不能正确的修复,这不仅影响有机体的正常发育和衰老,而更重要的是基因组的不完整性会导致我们人类容易患上免疫缺乏,神经系统紊乱和癌症等疾病。为了减少DNA双链断裂带来的伤害,有机体进化出三种DNA双链断裂修复途径,即同源重组修复途径(HR)、单链退火修复途径(SSA)及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NHEJ)。检测不同DNA双链断裂修复途径一般采用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通过在报告基因中引入大范围核酸酶(如I-SceI)切点,构建可检测不同修复途径载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研究工作都是在细胞系中完成的,对于这三种修复途径在有机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和调控还鲜有报道。在此项研究中我们通过新的设计,利用斑马鱼模式生物,构建了三个可视化并且可定量化的DNA双链修复检测体系分别检测HR,SSA和NHEJ。在新的设计中我们采用正反两个I-SceI大范围核酸酶的酶切识别位点代替传统的一个酶切位点来创造DNA双链断裂,此种设计可将单酶切产生的DNA双链断裂的粘性末端变为非粘性末端,从而大大降低粘性末端带来的末端直接连接修复。结果显示采用新的设计我们不但可以在斑马鱼胚胎中通过绿色荧光的表达清楚观察到NHEJ、SSA和HR修复,而且各种修复的频率可通过我们全新设计的引物采用定量PCR(qPCR)的方法定量检测。DNA断裂处修复后DNA序列分析结果不仅进一步证实HR、SSA修复的发生,并且显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NHEJ在此三种DNA双联修复途径中占主导地位。   为了测试这三个报告体系是否可以用于DNA双链修复中基因功能分析,我们通过反义吗啉代寡核苷酸分别敲低rad51(HR修复中的重组酶),rad52(SSA修复中的单链DNA结合蛋白)和ligase4(NHEJ修复中的连接酶),结果显示敲低这些基因的表达可显著影响相应修复体系的修复效率。非常有意思的是通过这些报告检测体系,我们研究发现敲低ligase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HR,相反的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SSA。我们的研究表明斑马鱼是一个研究DNA双链断裂修复很好的模式生物,并且我们新的设计将会广泛用于其它模式体系研究。  
其他文献
PetDB是目前海洋科学及地学领域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资源之一,是海底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库的旗舰,它为海洋地质和岩石地球化学专业人员提供了最好的“大数据”支持。PetDB综合了
  延长探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马家沟组自上而下主要有M6段和M5段,二者岩性差异较大,M6段以灰岩和泥晶灰岩为主,M5段主要以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为主,底部存在膏斑云岩
农田氮肥的过量施用是造成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通过判断作物的氮营养状态,进行精准的定量化施肥,是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从源头削减氮肥向农田投入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利用水
  从两岸合作在台南外海西侧钻探之井的总合分析结果,显示在台南外海西侧的中新世地层未出现富集生油岩,此结果与此区东侧既有之评估结果相同,中新世地层只有在出现三角洲环境
  石油生成是一个物理、化学作用过程,物理、化学作用过程一定受到空间、时间、温度、压力等约束,且生成的石油最初储存在烃源岩(泥质岩)的孔隙空间中,即烃源岩孔隙体积控制烃
会议
  东海盆地平湖油田在平湖断裂西侧上升盘钻的A4井平湖组获得成功,这是在没有任何构造显示的地方钻探获得成功。这给我们勘探东海盆地油气资源以启示,即:勘探无止境,找油无禁区
会议
  生长断层以及火山活动等,在世界各地造成许多张裂盆地,最有名的像东非裂谷盆地。统计全世界许多张裂盆地都有油气生产,所以张裂盆地成为各石油公司探勘的重要标的。张裂盆地
会议
  油气微生物勘探法主要研究近地表土壤中微生物异常与地下深部油气藏的相互关系。其基本原理是:油气藏的轻烃组分在油气藏压力的驱动下,持续地向地表作垂直扩散和运移,土壤中
会议
  传统观点认为从烃源岩中分离出的干酪根是油气生成的母质,但它的处理方式破坏了有机质与矿物的原始赋存状态.为此,选取济阳坳陷埋深280m-3900m烃源岩,提取<2μm的有机粘粒
会议
  车西洼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南部,是济阳坳陷西北部次级构造单元,针对该区是否存在油气倒灌运移成藏现象这一问题,从基本地质特征分析入手,结合油源对比、有效烃源岩展布特征分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