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垂直专业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和贸易模式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对全球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分工不再简单的停留在产业间分工或者产业内分工,而是进一步细化到更微观的产品内分工。产品的生产被分成若干个连续的环节(工序),并且每个环节(工序)被安排到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来生产。在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的背景下,凭借着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中国制造业成功的融入到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去,承接了发达国家为降低生产成本、保持竞争优势而转移出来的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工序或环节。不可否认,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生产,为我国制造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但是,其长期处于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织生产环节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下去甚至发生恶化。因此,我国制造业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技术创新,实现向产业链高端的转移。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并对关于垂直专业化、技术创新及垂直专业化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章首先对垂直专业化过程中的技术溢出进行数理分析,然后对其技术溢出如何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三章选取了我国1997-2010年的12个制造业行业,采用垂直专业化指数和专利申请数量来衡量其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和技术创新的水平,进行现状分析。第四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首先构建基本模型,由于技术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存在明显的累积效应即:过去的技术创新水平会对现在的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显著影响,所以在模型中引入专利申请数量的一阶滞后项,从而扩展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然后采用广义系统矩估计(GMM)对模型进行回归,并进一步的将12个制造业行业分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行业、低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再分别进行回归。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总体上,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具体到三种不同类型的行业,垂直专业化对其技术创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根据研究所得结论和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合理深化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提高对垂直专业化分工中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加强与跨国公司的交流,进一步增强其技术溢出对本土技术创新的影响、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企业要注重关键技术的研发,推进业务归核和逆向外包战略、自主研发与消化吸收技术溢出相结合、扩大企业平均规模、行业投资规模和工业增加值率,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