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实践的考察发现,由于村域管理体制、村域规划布局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了我国行政村的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布置,滞后的行政村规划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行政村合并正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及国家大的宏观环境发生转变的情况下,进行的旨在实现从原有制度安排的非均衡到新的均衡要求的一种行政村制度变迁,这便是行政村合并现象出现的根本动因。而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等内外部环境的变迁则是行政村合并的具体动因和促成因素。从区域的横向比较来看,中国的行政村合并有两大方式:迁移式合并和固定式合并。本文在对行政村合并效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现有行政村合并的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影响行政村合并的三大因素:区位布局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并认为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和中西部人口较聚集的平原地区,行政村合并是可行的,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不宜进行合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行政村合并应考虑整个村域经济的发展,行政村合并可以与建设中心村同步进行并采取迁移式合并。而在经济条件一般的地区进行行政村合并应着眼于当前实际情况以节约成本、精简村务开支为出发点,采取固定式合并。行政村作为农村地区最基本的地域管理组织,同其他组织一样,也存在最佳的规模范围。本文在借鉴交易费用理论有关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资料,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探寻确定行政村最佳规模的思路和方法,并对行政村的最佳规模进行初步的估计,得出调查地区行政村的最佳规模范围应该在地域规模为3.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2102人—3102人的范围内。论文主体内容分七章进行。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指出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第二章为行政村的历史演进,追寻行政村发展的轨迹,介绍行政村的发展现状即行政村合并的背景、行政村合并现状以及行政村合并方式。第三章为行政村合并的动因,论述了行政村的制度变迁理论,并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行政村合并的动因。第四章为行政村合并的宏观因素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行政村合并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区位布局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第五章为行政村最佳规模的微观经济分析,从微观的视角通过理论结合实证的分析,得出行政村最佳规模的判定方法和标准。第六章为行政村合并的方案设计。第七章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