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蜀葵胶是一种新型食品胶,从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根、茎中提取,经干燥、切碎、磨粉、过筛、精制而得。其外观为淡棕黄色或带绿色粉末,主要成分为多糖,在食品工业中用做增稠剂和稳定剂。黄蜀葵胶是一种较为丰富的可再生天然高分子资源,具有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又可与其它多糖相共混,进一步改善其性能,扩展其应用范围,预期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学品等领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有关黄蜀葵胶的研究和报道甚少,其应用面也极窄。为此,本论文分析了黄蜀葵胶的多项理化指标,测定了其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和含量,研究了黄蜀葵胶溶液的粘度性质及其作为增稠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黄蜀葵胶的理化性质分析分析测试了4种黄蜀葵胶AMG-1、AMG-2、AMG-3和AMG-4的多项理化指标,并解析了其红外吸收光谱图。结果显示:4种黄蜀葵胶样品含水量均大于10%,灰分均小于2%,其余各项指标则相差较大;其中AMG-2和AMG-4粘度大于1300 mPa.s(30℃,质量分数为1%),粒度(过120目筛)超过88%,水不溶物大于20%,单糖含量低于12%,多糖含量高于49%(AMG-2高达70%),蛋白质含量大于5%:而样品AMG-1和AMG-3的粘度小于180 mPa.s,粒度少于64%,水不溶物低于7%,单糖含量大于51%,多糖含量少于39%,蛋白质含量小于2%。4种样品的总糖含量不同,比旋光度也不相同。红外谱图显示样品AMG-1、AMG-3中主要含a-D-吡喃葡萄糖,样品AMG-2和AMG-4中主要含有甘露糖。2.黄蜀葵胶的纯化、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及单糖组成分析采用Sevag法除蛋白,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4种黄蜀葵胶中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气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其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4种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91×103Da、5.36x105Da、3.87×103Da和5.12×105Da;4种样品均含有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极少量的阿拉伯糖。两种色谱法分析同一样品中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的物质的量之比极为接近(AMG-3除外),但不同样品中3种单糖的组成却相差较大。两种方法分析3种单糖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回收率分别在90.4-107.4%和95.8-107.9%之间。3.黄蜀葵胶溶液粘度性质研究研究了黄蜀葵胶AMG-2和AMG-4溶液的粘度随浓度、温度、时间、pH值以及加入无机盐和非盐物质时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黄蜀葵胶溶液的粘度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下降,随溶液中pH值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低含量无机盐离子的加入使溶液的粘度急剧下降,其中尤以P043-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乙醇和柠檬酸浓度的增加,溶液粘度明显降低;蔗糖的加入则使溶液粘度先降低后再缓慢上升。4.黄蜀葵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研制出性能稳定的乳液配方,分别添加不同增稠剂制备出5种乳液E.1(0.2%魔芋胶)、E-2(0.2%AMG-2)、E-3(0.2%AMG-4)、E-4(0.2%汉生胶)和E-5(0.2%卡波普941),并对比研究了其感官及理化性能。结果显示:5种乳液均为乳白色,色泽光亮;pH值介于5-7之间;耐热、耐寒实验均无油水分离现象;4000 r/min旋转30 min均不分层;显微镜观察E-2、E-3和E-4粒度较为均匀,E-5粒度小而均匀;室温下相对湿度为48%时,E-2的失水率最低;E-2及E-3表观粘度均大于10000 mPa.s(30℃),且随放置时间延长,各乳液粘度均缓慢增大。与化妆品中常用增稠剂相比较,黄蜀葵胶的保湿性优于卡波普941,增稠性则显著优于汉生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