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基于MODIS-NDVI数据、植被类型数据及气象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西藏地区2005~2014年生长季期间的植被覆盖度,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借助趋势分析法分析了10年间西藏地区植被覆盖度的趋势斜率;提出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通过划分气候区,在控制气候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讨论人类活动对西藏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选取有代表性的七个气象站点降水量、气温数据,与植被覆盖度进行相关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及实地调查,总结了人类活动对藏区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优化发展建议,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西藏地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较低,平均植被覆盖度在33%~36%之间,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东南地区植被覆盖明显好于西北地区。 2、不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差异较大,森林、农作物、灌丛植被覆盖度较高,属高植被覆盖等级;草甸属中植被覆盖等级;草原、高山植被植被覆盖度较低,属中低植被覆盖等级;荒漠植被覆盖最低,属低植被覆盖等级。 3、近10年来西藏整体植被覆盖度趋于稳定,大部分地区趋势斜率值在0以上,植被覆盖整体表现为好转的态势。西北地区植被覆盖总体表现改善与稳定共存,藏东南有较大面积的区域趋势斜率值在0以下,表现为改善、稳定与退化共存的特点。 4、不同植被类型趋势斜率的阈值各不相同,其中高山植被阈值的跨度最大,农作物阈值的跨度最小。森林南部覆盖区退化现象严重;灌丛整体稳定;草原南部横跨阿里地区、日喀则市和山南市的区域植被覆盖明显好转,中部那曲地区与阿里地区交界处、那曲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以及阿里的西北部草原退化现象严重;草甸退化部分集中分布在拉萨市的东南、昌都市的东北部区域;农作物在拉萨市与山南市的交界地带耕种面积明显增加;高山植被西北大部分地区趋于稳定或改善,退化区域主要位于山南市、林芝市和拉萨市的交界地带以及林芝市与昌都市的交界处,有集中分布的特点;荒漠总体稳定。 5、基于聚类分析法的气候区,不同区域1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不同,同一气候区内气候变化趋势相同。 6、除那曲和狮泉河气象站7~9月平均气温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外,其余5个气象站点7~9月平均气温与同期植被覆盖度均呈现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较小。前6个月的平均降水量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系数和同期降水量(7~9月)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系数表现出地区的差异;昌都、错那、林芝、日喀则、狮泉河等气象站降水量与植被覆盖度均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那曲和拉萨气象站降水量则与植被覆盖度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