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吸附水中甲醛及氨氮的研究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介绍了甲醛废水及氨氮废水的危害以及常见的处理方法,针对这两类污染物选用农业废弃物油茶壳作为原材料,将其洗净烘干,采用碳酸钾溶液和磷酸溶液浸渍油茶壳,分别在氮气流中活化制备成碳酸钾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和磷酸改性油茶壳活性炭,以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BET法三种现代技术对材料进行了表面结构表征。以这两种生物质活性炭吸附水中甲醛及氨氮。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水样初始浓度、水样初始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表征结果显示(1)红外光谱显示经碳酸钾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在吸附过程中主要存在O-H、N-H、C-O-C、C=O、C-O等官能团。磷酸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在吸附过程中主要存在O-H、N-H、C-O-C、C-O等官能团。(2)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显示碳酸钾改性油茶壳活性炭比表面积为430.49m~2/g,孔容为0.241cm~3/g,平均孔径为2.24nm,微孔率89.53%,介孔率10.47%,属于微-介孔材料。磷酸改性油茶壳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636.92m~2/g,孔容为1.015cm~3/g,平均孔径为2.48nm,微孔率16.49%,介孔率83.51%,属于微-介孔材料。(3)电子显微镜扫描显示碳酸钾改性油茶壳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孔隙发达。磷酸改性油茶壳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孔隙发达。吸附实验表明(1)在实验所预设的活化温度及活化剂浓度范围内,活化温度750℃,碳酸钾浓度250g/L条件下制备的油茶壳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过程在210min时达到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甲醛的实际最大吸附量可达到3.79mg/g。在最适的实验条件下,0.1g的碳酸钾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对100m L初始质量浓度为4mg/L的甲醛去除率可以达到90.5%,吸附效果良好。此外,活化温度750℃,碳酸钾浓度250g/L条件下制备的油茶壳活性炭对氨氮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过程在420 min左右达到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0.83 mg/g。在最适的实验条件下,0.1 g的碳酸钾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对100m L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的氨氮去除率可以达到50.3%,吸附效果良好。碳酸钾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吸附甲醛达到平衡时间比吸附氨氮要短,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10.83mg/g大于对甲醛的最大吸附量3.79mg/g。(2)在实验所预设的活化温度及活化剂浓度范围内,活化温度550℃,磷酸质量浓度40%时制备的油茶壳活性炭吸附甲醛的效果最佳,吸附过程在180min左右时达到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甲醛的实际最大吸附量可达到4.78mg/g。在最适的实验条件下,0.1g的磷酸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对100m L初始质量浓度为5mg/L的甲醛去除率可以达到92.1%,吸附效果良好。此外,活化温度550℃,磷酸质量浓度50%时制备的油茶壳活性炭吸附水中氨氮的效果最佳。吸附过程在360min左右时达到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氨氮的实际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2.51mg/g。0.1g的磷酸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对100m L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的氨氮去除率可以达到61%,吸附效果良好。制备磷酸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对甲醛和氨氮进行吸附最佳条件中活化剂浓度不同,吸附甲醛达到平衡时间比吸附氨氮要短,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12.51mg/g大于对甲醛的最大吸附量4.78mg/g。
其他文献
探究不同浓度臭氧水对葡萄贮藏保鲜效果,通过测定不同处理组葡萄理化及感官品质和表面微生物来确定最佳臭氧水浓度。研究表明:臭氧水处理可有效降低葡萄的腐烂率和失重率,减
农村留守儿童已渐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本研究旨在衡量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水平,并分析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选取东营市张村及周边几个村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
保护和修复水下文化遗产要求全面了解沉船或物品所处的环境、其材料构成,及其在周边环境中受到侵蚀的整个过程。 Protecting and repairing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r
艺术导论作为理工科高校的代表性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题组从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积极探索符合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目
<正>一、导言 “中和”,作为一个语言学概念,其含义起源于特鲁别茨科依(N&#183;Trubetzkoy)的“超音位”的说法。所谓超音位,说的是在某些特定的语音环境中,一个音位与另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