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98-1999年以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对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叶片的某些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烟株生长减慢,叶水势和叶片含水量降低,自然饱和亏增加;叶片气孔密度增加,气孔变小,气孔开度减小,叶片厚度增加,栅栏组织细胞数目增多,排列紧密;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脯氨酸积累增加;SOD活性先上升,当土壤含水量降至60%时达最高,然后下降。POD活性则持续上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1999年以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对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叶片的某些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烟株生长减慢,叶水势和叶片含水量降低,自然饱和亏增加;叶片气孔密度增加,气孔变小,气孔开度减小,叶片厚度增加,栅栏组织细胞数目增多,排列紧密;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脯氨酸积累增加;SOD活性先上升,当土壤含水量降至60%时达最高,然后下降。POD活性则持续上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减小,叶绿素含量增加。 在成熟期,当土壤含水量
其他文献
交流异步电机调速以其特有的优点,近年来在电机调速领域得到飞速的发展与广泛深入的研究,有着非常光辉的前景。 本文通过对传统交流电机调速的理论分析,矢量控制及直接转矩控制的计算机软件仿真,从理论上证明了直接转矩控制是继矢量控制后在交流电机调速领域内理论上的又一重大发展。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多边形电压矢量方案,由此方案结合定子磁通定向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定子磁通估计方法。经过大量的实验,以全
通过两年两组试验,研究了黄淮麦区超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结构模式,冠层结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及其遗传机制和超高产小麦品种的理想冠层结构。主要结论如下:①、多穗型品种要实现超高产必须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前提下,主攻穗粒数,并进一步提高千粒重,其最佳产量结构模式为:穗数约680.6万穗/hm~2,穗粒数约38.16粒,千粒重约40.34g;大穗型品种实现超高产的关键是:主攻穗粒数和千粒重,其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肥沃、管理水平较高的条件下,基施较少的氮素即可满足超高产小麦“豫麦49”前期生长的需求;适当推迟追氮时期与加大追氮比例,能满足超高产小麦生长中后期对氮素较高的需求,提高旗叶Chl含量,增强旗叶RUBPcase活性和Pn速率,减缓光合面积(LAI)与群体光合速率(CAP)衰退,增强叶片SOD活性,减少MDA积累,使叶片可溶性糖与蛋白质含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且C、N代谢较为协调,
1997~1999年在高水肥大田生态条件下,研究了兰考906、豫麦35、豫麦49三种类型冬小麦品种的蛋白质组分积累变化动态和在施纯氮240kg.hm~(-2)条件下,不同基追比例与不同追施时期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 在河南生态条件下,三个供试冬小麦品种四种蛋白质组分中清蛋白和球蛋白积累特点均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麦谷蛋白呈现由低到高、醇溶蛋白呈现先由低到高后又缓慢降低的变
通过连续两年的试验与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兰考906单株分蘖能力强,但分蘖成穗率低,主要是低位蘖成穗,高位蘖很难成穗,并且分蘖成穗要求的条件高,要想提高分蘖成穗率较困难,而提高基本苗数能明显的提高成穗数。因此生产上应采取以提高基本苗数,以达到提高成穗数的目的。 2 兰考906是一个典型的主茎优势型品种,主茎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各分蘖,单株成穗数约为1。因此在生产上应该采取独秆
1997—1999年,采用桶栽和大田试验方法,对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的效果、小麦生长发育及有害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和小麦各器官中的积累与分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使土壤的容重降低0.068-0.134g·cm~(-3),比重降低0.01-0.08,土壤粘粒含量减小4.63-16.83%,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3.13-5.52%和2.98-15.3%,土壤饱和导水
以2个温带自交系和2个热带亚热带自交系为亲本材料,采用6个世代平均值分析的方法,在春夏播2个环境下研究了温带与热带自交系间3个杂交组合的生育时期、株高、穗位高等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基因效应、基因效应与环境互作等遗传特点。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2个热带亚热带自交系在温带条件下生育时期严重延迟,表现出明显的光周期敏感特性。但用温带自交系与之杂交后,F1表现出明显的偏向早亲的杂种优势,倾向于早熟。在
1997、1998连续两年选用黄淮海平原广泛种植的16个玉米杂交种,研究了高产玉米杂交种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结果为: 1 高产玉米杂交种产量构成因素:千粒重在360g左右,单位面积粒数在3643.22粒/m~2左右的中大穗玉米杂交种是超高产栽培可选择的玉米杂交种。超高产玉米杂交种具有单位面积粒数和粒重较高双重优势的特点,但二者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不同,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单位面积粒数之间的变幅大于
本试验历经两年四季,用6个可育与同型不育玉米杂交种作母本,10个杂交种作父本通过人工饱和授粉,测定杂交种再杂交的杂交当代的高油性状花粉直感效应以及在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体积、含油量、灌浆速度、IAA激素等性状的细胞质效应、杂种优势效应。 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玉米高油基因存在类似质量性状的花粉直感效应。用高油玉米杂交种作父本,ES型不育普通玉米杂交种作母本,杂交当代能显著提高含油量,即
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分两部分研究了新型化学杂交剂GENESIS的应用效果,第一部分以21个普通小麦常规品种为材料,探讨了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及其败育机制,结果表明:(1)GENESIS具有良好的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能力,在5kg.hm~(-2)剂量的处理下,参试的21个小麦品种的不育率全部大于95%,大部分品种的雄性不育率达到100%;(2)不同基因型对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