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板胶合木(简称“胶合木”)是以厚度不大于45mm的木层板叠层胶合而成的工程木产品,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它可以通过层板的组合、接长和拼接等,生产出不同强度等级和不同尺寸的胶合木,因此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而《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50708-2012的颁布实施,将大大促进胶合木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但该标准是在参考国外标准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文对层板胶合木轴心受压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承载力分析。试件材料为欧洲云杉制作的层板胶合木,截面尺寸为105mm×105mm,层板的组坯方式为4块层板同等组合,强度等级为TCT21。规定平行于胶缝的轴为X轴,垂直于胶缝轴为Y轴。试件按长细比分为A、B、C、D、E共5组,每组30个试件,分别对胶合木的顺纹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轴心受压稳定性能等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通过足尺短试件的顺纹轴心受压试验(A组),获得了胶合木试件的顺纹受压极限强度。统计分析表明,试件的顺纹抗压强度服从正态分布,其5%分位值为26.60N/mm2,大于《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提供的该等级胶合木的顺纹受压强度特征值24N/mm2。第二,对C组和D组试件进行了弯曲法测量弹性模量试验,分别测量了胶合木试件在绕X弯曲和绕Y弯曲时的表观弹性模量和纯弯曲弹性模量。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同一组试件的表观弹性模量和纯弯曲弹性模量均是在试件绕Y轴弯曲时均较大;当试件弯曲方向相同时,两组试件的表观弹性模量十分接近,纯弯曲弹性模量也相差很小。第三,对B、C、D、E组试件进行了轴心受压稳定性试验,得到了各组试件的稳定极限承载力。第四,在每组试件的试验结束后,在每个试件的破坏位置附近切取了约15mm厚的全截面木片,测量了胶合木试件的含水率和基本密度,结合试件的初始相对偏心率和木材缺陷等因素,分析了它们对轴心受压试件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第五,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到了胶合木试件顺纹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了胶合木试件弯曲法测量的弹性模量和轴心受压短柱试验得到的顺纹受压弹性模量,发现顺纹受压弹性模量与绕Y轴弯曲的纯弯曲弹性模量最接近。第六,将轴心受压稳定试验结果与《木结构设计规范》、《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和黄绍胤教授等提出的3种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3种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都是偏安全的,对于长细比较大的试件,《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的公式最为保守,还可以适当上调。第七,分析了《胶合木技术规范》中稳定系数公式的主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