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一百草枯中毒24小时内肺部磨玻璃影体积的预后价值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PQ)24小时内肺CT磨玻璃影(GGO)体积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一般资料、中毒24小时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CT影像学表现,根据百草枯中毒90天内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对其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客观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有独立预后效应的因子,然后进一步采用ROC曲线分析其预测死亡的效能;同时,根据58例患者有无GGO进一步分为GGO组和无GGO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GGO组和无GGO组的存活率。结果(1)生存组3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34.91±10.67)岁,死亡组2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为(38.72±13.97)岁,估计中毒剂量、胸闷有无、Pa O2、Pa CO2、白细胞、谷草转氨酶、肌酐等7个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生存组明显高于死亡组,年龄、性别、食管烧灼感、咽痛、氧饱和度、PH、中性粒细胞、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等9个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CT表现对比示:百草枯中毒24小时内GGO例数、GGO体积、GGO体积比及GGO累及肺段数4个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无明显异常、肺纹理增多、实变、胸腔积液、扫描时间等5个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百草枯中毒24小时内GGO体积、血肌酐、Pa O2是判断百草枯中毒预后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Pa CO2、谷草转氨酶、白细胞计数不是判断百草枯中毒预后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4)ROC曲线示:GGO体积(AUC=0.837)曲线下面积大于血肌酐(AUC=0.832)、Pa O2(AUC=0.739),百草枯中毒24小时内肺部CT的GGO体积(cut-off值为7.62cc3)预测患者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97%、68%、74%。(5)GGO组存活率为32.1%,无GGO组则高达80%(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24小时内GGO体积、血肌酐、Pa O2均可预测百草枯中毒的预后结局,但GGO体积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及敏感性、准确性,即百草枯中毒24小时内GGO有无、体积大小对于判断百草枯中毒预后具有客观的临床指导价值。研究二百草枯中毒肺部磨玻璃影体积早期动态变化的预后价值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早期(7天内)肺部CT磨玻璃影体积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百草枯中毒后24小时内、2天、4天及7天完整CT资料的中毒患者的影像学变化,根据百草枯中毒90天内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GGO体积动态变化的特点,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其进行分析、比较,通过ROC曲线分析四个时间点预测死亡的效能。结果生存组30例,死亡组12例,(1)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肺部CT出现异常征象的人数均未见明显变化;(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示:时间因素有效应(F=13.458,P=0.001),即GGO体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且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有交互作用(F=13.436,P=0.001),即各时间点测得的GGO体积随分组改变而改变;组间因素的计算结果表明,分组因素有效应(F=14.024,P=0.001),即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GGO体积总体而言有统计学差异;(3)组间比较中,GGO体积在百草枯中毒2天、4天、7天三个时间点上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百草枯中毒24小时这一时间点上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在上述三个时间点生存组GGO体积明显低于死亡组,在百草枯中毒24小时这一时间点上生存组GGO体积与死亡组差别不大;组内比较中,生存组内四个时间点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而死亡组之间各时间点之间是有统计学差异的,即死亡组之间随着时间推移,CT随访显示GGO体积呈现进行性增大的趋势;(4)百草枯中毒24小时、2天、4天、7天的GGO体积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24、0.741、0.798、0.833,呈现增加趋势,预测死亡的敏感性(33.33%、83.33%、91.67%、91.67%)增加,而特异性(92.86%、64.29%、71.43%、71.43%)降低;结论百草枯中毒早期GGO体积呈现平稳变化提示患者预后良好,呈现快速增加、进展则预示患者结局不良,百草枯中毒早期GGO体积的动态变化对于预测百草枯中毒预后具有准确、客观的判断,对于临床治疗及评估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