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形态的城市浅层地温能供需平衡及潜力量化评价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温能资源为建筑物供热制冷,在理想条件下能够节约建筑物传统能耗的60-70%,对优化建筑能源结构、降低传统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和雾霾影响、缓解热岛效应以及改善建筑微环境,都具有显著价值和现实意义。地源热泵技术与建筑物的冷热供需系统存在相当大不稳定性,如何优化热泵耦合建筑供能系统、准确预判适宜开发区位和市场潜力,是在城市化密度较高地区推广和提高地源热泵使用成功率的关键问题。针对大尺度城市空间推广浅层地温能利用前景及可能性,本研究在考虑城市典型微观空间形态要素影响浅层地温能供给能力和建筑物冷热负荷需求强度的基础上,采用地温能供给能力与建筑物冷热负荷的供需比指标,综合考量地温能供给满足度和开发利用经济性,作为评价城市特定空间适宜安装地源热泵系统的门槛标准。通过测算分析典型城市空间类型浅层地温能供需平衡关系,研究空间形态要素对有效开发潜力的影响和变化规律,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进行大尺度城市空间浅层地温能开发适宜性和潜力量化评估的测试研究。对预判和精细识别城市浅层地温能适宜区和项目类型、编制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规划和制定政策,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主要成果如下。1、梳理了典型建筑类型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建筑物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负荷,明确了建筑类型和容积率,是宏观评价城市浅层地温能潜力的需求侧主要指标。2、分析了城市空间实体要素(建筑物、绿地、广场、空地、道路等)、建成阶段等形态特征对埋管数量的影响,以及水平和垂直埋管方式选择、埋管钻孔布局和管束方式、埋管地质体影响。给出了评估参数,筛选了换热计算模型和方法。3、基于供需比指标和以城市建设地块为评估技术单元,构建了大尺度城市空间的浅层地温能可有效开发潜力的量化评估模型和评估框架流程。4、基于空间形态和供需比指标,测算分析典型空间类型浅层地温能供需平衡关系,结果显示:1)典型地块单元的浅层地温能供给能力受建筑群平面组合形式的影响较小,但合理的空间形状和尺度易于埋管敷设;2)随着建筑密度增大,供需比的结果数值逐渐降低;3)在较大容积率下,供需比结果显著降低。表明空间强度指标与空间形状尺度适宜性是影响城市浅层地温能开发的主要因素。5、利用基于空间要素分类与供需比指标耦合的评估方法,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进行了大尺度空间浅层地温能开发潜力的情景预测,作为研究应用示范测试。
其他文献
近年来,安全动机被认为是用以传递安全氛围和安全绩效影响的中介因素。然而,目前学术界尚缺乏对安全动机类型的研究。本文应用自我决定理论分析了安全氛围如何影响不同类型的
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着污染性低、高温安全稳定,原料便宜等优点,但也存在电子传导和锂离子扩散系数低的缺点,因此其倍率性能较差。目前主要通过制备纳
本文调查研究了沙湾河和深圳河部分河段的水质变化规律,以及再生水补水对河流水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对沙湾河下游河段、深圳河上游河段的河水进行取样分析,主要监测指标包括
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受环境保护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25年内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将下降,但考虑到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煤炭仍将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
已有的土工模型试验量测手段不能满足三维、实时、无损的量测需求,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high-density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简称HERT)在土工模型试验,特别是在对
1962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的“恩格尔诉瓦伊塔尔案”是在美国当代社会中引起广泛争议的重大案件,其原因在于该案涉及的“政教分离”原则长期以来在美国社会中存在着理论与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染面积不断扩大,造成的环境问题不可忽视。铅锌污染土壤是众多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一类,如其被修复后还能满足农林用地高要求并得到有效利用将会
超分子化学是一门研究多个分子通过非共价键作用而形成的功能体系的科学。超分子化学的发展不仅与大环化学(冠醚、穴醚、环糊精、杯芳烃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还与分
视频转码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根据转码过程中原始标准和目标标准是否一致分为同质视频转码和异质视频转码。在异质视频转码中,原始标准的解码信息(例如分块模式、参考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