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中的经济文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e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文化发展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出发,坚持唯物史观原则,聚焦于探讨经济文化的涵义、内容、作用以及国内外主要民族与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围绕经济与文化、经济文化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着重研究近现代以来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经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特征,深入阐述经济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论文把经济文化区分为传统经济文化与现代经济文化两种类型,并较为深入地挖掘了传统经济文化与现代经济文化的联系与区别。论文按照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逻辑结构进行布局。具体来讲,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重点在于说明经济文化“是什么”。导论部分综述国内外经济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基本问题,论证经济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类型在概念、范畴与逻辑体系上的存在形态和独立价值。广义的经济文化包括与经济相关的历史与社会、组织与管理、思想与观念、理论与学说、知识与典籍、政策与制度、规则与法律等。第一章主要阐述转型社会中经济文化概念的涵义。现代经济与科技、制度、法律以及利益、道德、艺术等密切联系在一起,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经济研究的维度也是多层次的。有鉴于此,论文阐述了现代社会中经济文化的六种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过程性与内涵性经济文化、制度性与法治性经济文化、利益性与伦理性经济文化等,并以此作为分析工具,贯穿到整篇论文的各个部分之中。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从国内外的历史与现实出发,从民族心理与时代精神、经济发展历史与道德观念变迁、产业演进与工商业文化、地域文化与区域商帮等方面揭示经济文化的外延,着重回答“为什么”会有经济文化。第二章主要分析不同民族与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共性与个性。西欧工业革命的完成和工业社会的建立,对现代经济文化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美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尤以商业文化称雄于世。日本经济文化的突出特点在于体现了“和魂洋才”特征的企业文化。第三章主要分析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社会转型中经济文化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与表现形态等。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地域文化、商帮文化与经济文化的关系。地域文化跟经济文化不完全等同,但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商帮文化既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又是经济文化中商业文化的真实写照,还是从传统经济文化向现代经济文化过渡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至第七章,主要阐述经济文化与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与文化经济的关系,旨在说明经济文化“怎么样”。第五章着重从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经济制度、政策与法律以及西方经济思潮三个方面分析经济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第六章着重分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经济文化与文化总体结构的关系。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类型是复杂多样的,由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组成的文化结构也是各不相同的,究竟哪种文化居于主导地位是由时代条件决定的。各种文化形式既相互对立、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虽然彼此交融在一起,但影响力的大小和强弱是不同的。就近代以来的中国而言,在革命年代和计划经济时代,政治文化的影响大于经济文化;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经济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文化不仅是一种完全可以跟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等相并列的文化类型,而且其理论价值和实际影响力正在赶上并将超过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第七章着重分析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的关系。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和文化之间是比较复杂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相互依赖、相互包含、水乳交融的一面,也有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一面。一方面,经济与文化唇齿相依,彼此之间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彼此对对方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经济利益的恶性膨胀会挤压文化的生存空间,落后腐朽的文化观念又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具有互补性与共通性,文化经济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经济文化,现代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文化经济的繁荣。第四部分即第八章,主要研究当代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通常认为,中国是文化主导型社会。在传统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主要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经济文化和科技文化相对不足,这是有局限性的,甚至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近现代以来,商业文明受到重视,经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快速发展,但却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和误解。这样以来,经济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就具有积极与消极效应共存的“双刃剑”作用。虽然传统文化跟现代社会有很多难以协调的地方,但仍有其价值所在。从长远看来,中国经济建设必须要有文化建设相配合,通过文化建设增进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进步的终极目的。传统文化跟现代理念并非水火不融,很多方面是可以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鉴于经济文化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和特殊意义,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总之,把经济文化放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进行研究是本论文的特色所在。论文侧重于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探讨经济文化的内涵与内容,并从历史演进与社会变迁的角度分析经济文化的缘起、形成与发展过程;在联系社会转型与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主要民族与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在剖析当代中国的历史传统、社会心理和制度文明及其内在关联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文化、经济文化与文化转型以及它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动漫在沉静了几十年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韩日美等动漫强国的步步紧逼,中国政府逐步意识到动漫产业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始对动漫产业大力扶持,各种配套措
本文以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和高考命题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就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和高考命题提出设想和建议。本文首先对实施新课程标准前后的高考语文学科研
<正>化学是中等教育中一门重要课程,化学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而对于中等教育来说,错题管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强调的问题,对于提高化学
道义情态"应该?的"句式的使用受到[恒常性][须履行性]两个重要语义语用特征影响。当"应该?的"属于恒常性道义事件时,并不存在违实性问题;只有"应该?的"指向具体事件对象时,才
在当下的媒介社会中,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现代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也是其重要的文化形式。文化、传播与媒介共生共荣,彼此依赖,难分彼此,由此形成
不论是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语中,人们经常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形式“we”,尤其是在政治语篇中。关于它的用法也有一些文章,如李萍(2002)“人称代词‘we’在科技论文中的语用功能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逐步走上正规,社区体育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社区体育的管理体系,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进行全方位、动态的研究理应受到我们进一步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行,教学中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呈现出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差异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初中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家庭的因素、学生的态度、学校和社会的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先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冲击,再有“语文费时又费力,学也无法得高分”的高考制约,后有“不懂英语与计算机是现代文盲”的观念打击。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