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14-2015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辽中水稻实验站(122.669°S,41.519°N)进行,供试材料为沈农1407。播种日期为4月10日,移栽日期5月17日。设置3个播插模式,分别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毯苗手插。设置4个氮肥施用时期,分别为基肥、蘖肥、穗肥和粒肥。氮肥施入的前后比例设置4种方式,即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5.5:4.5、6:4、7:3和不施肥的空白对照组,其中基肥和蘖肥、穗肥和粒肥的比例均为6:4。总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氮磷钾施入量比例为N:P205:K20=2:1:1。磷肥在水耙地前全部基施,钾肥在水耙地前基肥和穗肥各50%。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移栽模式在不同氮肥处理下,群体生长发育动态、物质生产特性以及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生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播插方式对水稻的分蘖具有显著的影响。由于钵苗机插方式采用钵盘育秧,因而秧苗在从钵盘移栽到本田时不伤根,移栽后无需缓苗,在温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分蘖。钵苗机插模式比毯苗机插模式和毯苗手插模式在分蘖情况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前者显著高于后两者。钵苗机插比毯苗机插每公顷约多60×104穗,进而对产量±结果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相比约提升产量6%~10%。同时钵苗机插模式下对水稻的株高、干物质积累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在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总粒数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最终产量也有所差异。在基蘖肥和穗粒肥的氮素施入比例为6:4的施肥模式下,水稻的产量优势最为明显,在基蘖肥和穗粒肥的施氮比例为5.5:4.5的施肥模式下水稻的产量优势次之,在不施肥的模式下,水稻在有效穗数、总粒数以及产量方面均无优势。同时,在施肥模式不同的条件下,对水稻的上三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及干物质积累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3、从品质上看,钵苗机插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外观品质以及淀粉特性。施氮模式的不同也对稻米的品质和淀粉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基蘖肥和穗粒肥的氮肥比例为6:4的施肥模式下,水稻的外观品质以及淀粉特性均有较好的表现。4、综合来看,在钵苗机插和毯苗手插的播插模式时,基蘖肥和穗粒肥的氮索施入比例为6:4的施肥模式下,水稻的产量最高。在分蘖数、成穗率、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上均有显著优势,其产量构成的优势主要在于有效穗数和穗总粒数上与其他处理方式有显著差异。在该生产组合模式下,施入的氮肥可以被有效的吸收和利用,同时对稻米的品质也有所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