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心房颤动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现状;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与再住院率的关系,为未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在江苏省7所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15名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房颤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心房颤动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收集调查时间点前半年内再入院情况。采用SPSS 18.0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AMOS 22.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分析心房颤动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与再住院率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15份,有效回收率为94.62%。(2)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45.84±13.34,生理、心理及性生活维度得分分别为44.78±16.12、42.34±18.98、54.05±17.39;服用华法林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最高为71.77±12.80,服用阿司匹林、达比加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次之,得分为69.33±12.31,未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最低,为66.71±11.59,三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半年再住院次数≤1次511人(83.1%),>1次104人(16.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BMI、文化程度、房颤类型、CHA2DS2-VASC评分分组及是否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与心房颤动患者再住院率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0.648,95%CI,0.479-0.877,P=0.005)、房颤类型(OR=1.991,95%CI,1.429-2.773,P<0.001)、是否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OR=0.601,95%CI,0.373-0.969,P=0.037)及生活质量得分情况(OR=0.979,95%CI,0.961-0.997,P=0.026)进入回归方程。(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能力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95%CI,-0.351--0.185,P<0.001)。(5)生活质量得分、心房颤动类型、BMI分级是心房颤动患者再住院率的直接影响因素,其影响再住院率的总效应分别为-0.074、0.200和-0.076;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再住院率的间接影响因素,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010、0.020。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良好(CMIN/DF=1.215,NFI=0.971,TLI=0.957,CFI=0.994,IFI=0.995,RMSEA=0.019)。结论: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及各维度得分均较低。心房颤动患者中服用华法林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最高,未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组得分最低。生活质量是心房颤动患者再住院率的直接影响因素,而自我管理能力是影响心房颤动患者的间接影响因素,其通过影响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再住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