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临“千村一面”、文化衰败的局面,传统村落逐渐消亡,文化空间的保护日渐紧迫。本文基于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解释人类学理论,探讨乡村文化空间的研究方法、传承策略和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型文化空间的设计方法。文化空间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或简称“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非遗乃至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空间逐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和乡村研究的重中之重。然而本文理解的文化空间不应仅仅局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应该从更广义的范畴出发,所有乡村或城市历史遗存的、具有保护和传承价值的人类文化活动都在文化空间中发生,并以文化空间为载体传承。中外学者分别从建筑学、社会学、地理学等不同角度,对“文化空间”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价值评估和保护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多维视角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单纯以客位方式(研究者的角度)进行,多是重视结果的静态观察,容易导致对文化空间的片面性理解,难以真实反映文化主体对文化空间的认知。本文运用解释人类学的理论,将乡村文化空间建立在“文化活动-文化空间”的意义系统上加以研究,强调从文化持有者和文化活动参与者的角度理解文化空间的地位、功能和意义,用“深度描写”的方法解释并呈现乡村文化空间,进而提出通过对乡村文化活动变化规律的认识与分析,从文化活动与文化空间的三种存在状态出发,探究乡村文化空间的传承策略,以及再造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新型文化空间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