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检测GABAB受体介导cAMP-PKA-CREB信号通路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巨刺法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同类研究提供新靶点及实验研究基础。 研究方法: 实验一:采用MCAO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将6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巨刺组,各20只。TTC染色评价造模是否成功。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巨刺组术后24h开始电针“足三里、曲池”穴,每次持续30min,每日1次,连续针刺14d,直至动物处死。比较术后第1、7、14Catwalk系统与步态相关的各静态指标及动态指标的变化。 实验二:采用MCAO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将6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巨刺组,各20只,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巨刺组术后24h开始电针“足三里、曲池”穴,每次持续30min,每日1次,连续针刺7d,直至动物处死。利用TTC染色、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3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差异。 实验三:采用MCAO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8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巨刺组及巨刺+CGP35384组,各20只,巨刺+CGP35384组大鼠MCAO术前脑立体定位仪下左侧脑室注射GABAB受体抑制剂CGP35384,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巨刺组及巨刺+CGP35384组术后24h开始电针“足三里、曲池”穴,每次持续30min,每日1次,连续针刺7d,直至动物处死。观察巨刺法是否通过介导GABAB受体对CREB磷酸化的产生影响。 实验四:用MCA0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10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巨刺组、巨刺+CGP35384组以及巨刺+forskolin组,各20只,巨刺+CGP35384组及巨刺+forskolin组大鼠MCAO术前脑立体定位仪下左侧脑室注射GABAB受体抑制剂CGP35384及cAMP-PKA信号通路激动剂forskolin,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巨刺组、巨刺+CGP35384组及巨刺+forskolin组术后24h开始电针“足三里、曲池”穴,每次持续30min,每日1次,连续针刺7d,直至动物处死。观察巨刺法通过cAMP-PKA对CREB磷酸化的影响及检测大鼠脑组织内源性神经再生的情况。 研究结果: (1)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大鼠步态参数异常,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可敏感、准确的捕捉脑缺血后大鼠步行时动态、静态和肢体问协调的参数变化,是一种系统、客观、可靠的行为学检测方法。巨刺法可明显改善MCAO术诱导的步态和姿势紊乱。 (2)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呈红色,而模型组大鼠左侧脑组织出现不同范围的苍白色梗死灶,巨刺组大鼠脑组织脑梗死体积明显较模型组缩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结构产生明显破坏,导致脑组织出现一系列变性坏死的征象,经过巨刺法干预后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神经元受损减轻,神经元结构坏死及溶解的程度明显改善。 (3)假手术组大鼠未见任何神经行为学缺损症状,而再灌注24h时模型组、巨刺组、巨刺+CGP35384组大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缺损症状,彼此之间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时间推移,缺血再灌注7d后,巨刺组神经行为学评分进一步下降,而巨刺+CGP35384组大鼠并无此趋势。利用Catwalk系统检测得到相似的趋势变化,巨刺法改善了大鼠步行速度、步行时间,而脑室注射CGP35384抑制巨刺法的效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大鼠GABAB受体表达下降,CREB磷酸化程度下降。 (4)为了进一步探讨GABAB受体介导CREB的磷酸化过程,本研究为大鼠脑室注射了cAMP-PKA通路激动剂forskolin,发现forskolin增强巨刺法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学及缩小脑梗死体积的能力,上调外周血清cAMP、PKA表达量增强了巨刺法促进CREB磷酸化程度的作用。同时发现GABAB受体抑制剂削弱了巨刺法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能力,而forskolin增强增强巨刺法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能力。 研究结论: 1、巨刺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缺损症状有明显改善促进作用; 2、巨刺法可明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 3、巨刺法改善MCAO大鼠神经功能的机制与GABAB受体-cAMP-PKA-CREB的信号传导途径有关。 4、巨刺法通过GABAB受体-cAMP-PKA-CREB通路促进内源性神经再生,为通过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来修复中枢神经疾病及损伤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