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每年向渤海输入大量的淡水和营养物质,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渔业区,也是黄、渤海重要洄游经济种类的产卵、育幼和索饵场。然而,随着对海洋资源需求的增加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河口渔业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论文根据2007年春季和夏季利用底拖网和弓子网在黄河口海域(调查范围为119°05′~119°31′E,37°35′~37°57′之间海域,共926平方公里)的调查资料,研究了黄河口海域的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优势种等主要生物学特征,探讨了不同网具对海域渔业资源的影响,并对黄河口海域渔业资源变动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黄河口海域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分析海上调查发现,两次调查共捕获生物59种,其中,鱼类6目14科20属26种,虾类2目5科7属8种,蟹类1目7科9属11种,头足类3目3科3属5种,贝类2纲4目6科8属9种。弓子网调查中,春、夏季平均单位时间渔获量分别为0.93kg/h和2.12kg/h,种类丰度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指数分别为3.61、2.277、0.64和3.97、2.743、0.76。结果表明,夏季底层生物资源较春季丰富,渔业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也较春季高。渔获物中大型经济种类少,渔获物组成均以小型种类占优势,优势种为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六丝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hexanema)和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等。春季,黄河口海域弓子网和底拖网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渔获重量和尾数分别为101.8kg/(h·km~2)、10995ind/(h·km~2)和46.1kg/(h·km~2)、14289ind/(h·km~2),底拖网单网渔获种类显著高于弓子网。弓子网和底拖网的Sorensen相似性系数(SS)为0.6349,两种网具渔获物组成的相似性较差。弓子网和底拖网的R、H’、J’指数分别为3.61、2.28、0.64和3.55、2.40、0.72,底拖网渔获物多样性程度高于弓子网。弓子网的优势种仅为贝类,为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红带织纹螺(Nassaricus succinctus)和扁玉螺(Neverita didyma),并占有绝对优势,底拖网的优势种较弓子网有较大变化,为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红带织纹螺(Nassaricus succinctus)、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和六丝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hxanema)。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网具的CPUE均不高,且存在选择性差和对幼体生物伤害严重的问题。同期水质调查显示,黄河口海域水体呈富营养化,COD明显超标,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石油类为轻度污染水平。论文结合海上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分析了黄河口海域水质环境和捕捞强度的变化及其对黄河口海域渔业资源变动的影响。分析认为,海域资源群落结构的变化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黄河径流量减少、海水污染和过度捕捞是导致黄河口海域鱼类生物多样性降低,资源生物向小型化、低质化演变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为黄河口海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了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