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境作为一种山水画艺术上的最高追求,离不开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来抒发对于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中国美学受老子“道”的思想影响形成具有独特的中国意味的美学思想,“道”与“象”截然相反,“象”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局限的;山水虽是有限的形体,但是山水画是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到无限的时间空间的意象表达,所以说意境不单是情与景的交融,山水画的意境说的是揭示整个人生的某种意味。有意境的山水画是情感和诗意共同构成的,是“笔墨”“空间”“章法”“气韵”等等表现形式高度结合的载体总和,意境的传达离不开“势”,可以说“势”是画面点、线、面等绘画要素形式的统领者,以“势”取形,简言之就是需要什么样的“势”就取什么样的形状,不以自然景物的形状受局限,而画面整体的取势、布势也都影响意境的生成形式,以“势”灌以画面“气”,使其气韵生动令人神往。本文力求从“势”的角度出发,研究“势”对山水画意境生成的促进作用,第一部分研究“势”和意境各自的出现以及发展进程,第二部分从“生发”“章法”“构图”和“笔墨”的角度出发研究,联系“势”与意境彼此,也对具体画面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将“势”对意境的促进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分别剖析,最后将“势”与“意境”这两个美学范畴对中国山水画今后如何发展创新结合来谈,说明在现代社会体貌变的已知情况下,山水画要表达精神是不变的,对于意境的追求不变,在“势”指导下将新时代下个人的人生体悟和社会现象进行艺术表达,这种表达不单是美的、现实的,也是人生“意境”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