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三苯双脒对感染3个不同地理株旋毛虫小鼠的疗效。通过光镜和电镜对各株感染旋毛虫小鼠用药前后进行比较,从形态学角度阐述其药物作用机理及疗效观察。方法:将144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即A组和B组(各72只)。A组小鼠随机均分为12组,河南分离株(以下简称河南株)、云南分离株(以下简称云南株)和黑龙江分离株(以下简称黑龙江株)旋毛虫感染组各4组,每组鼠各感染旋毛虫幼虫200条,感染后5d (即成虫期)分别顿服三苯双脒10、20和30mg/kg,同时设不服药对照组。B组分组和感染同A组,感染后53d (即幼虫成囊期)分别灌胃三苯双脒100、200和300mg/(kg·d),1次/d×7d。A组治疗后2d处死,计数小肠内成虫数。B组治疗后10d处死,剖取全部膈肌,经消化液消化后计数幼虫。计算各组平均虫数和减虫率。取3个不同地理株旋毛虫的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成虫和囊包幼虫固定,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其体表、体壁与细胞核等的变化。结果:1成虫期:1.1河南株旋毛虫感染组3个治疗组平均虫数分别为(16.7±5.8)、(11.5±5.5)和(3.8±3.4),均显著少于对照组(28.8±14.6)(P<0.01),减虫率分别为39.0%、57.9%和86.0%。1.2云南株旋毛虫感染组3个治疗组平均虫数分别为(20.8±5.46)、(9.83±3.31)和(2.50±2.95),均显著少于对照组(32.0±3.7)(P<0.01),减虫率分别34.9%、69.3%和92.2%。1.3黑龙江株旋毛虫感染组3个治疗组平均虫数分别为(7.3±2.2)、(4.3±1.0)和(4.0±2.6),其中10mg/kg组平均虫数与对照组(10.2±4.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两个剂量组平均虫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减虫率分别为27.9%、57.4%和60.7%。2幼虫成囊期:2.1河南株旋毛虫感染组3个治疗组平均虫数分别为(411.5±13.5)、(239.7±9.1)和(121.8±11.3),均显著少于对照组(974.3±11.7)(P<0.05),减虫率分别为57.8%、75.4%和87.5%。2.2云南株旋毛虫感染组3个治疗组平均虫数分别为(193.5±14.5)、(57.5±11.8)和(7.0±11.0),均显著少于对照组(760.0±88.8)(P<0.05),减虫率分别74.5%、92.4%和99.1%。2.3黑龙江株旋毛虫感染组3个治疗组平均虫数分别(1546.5±121.0)、(1458.5±93.1)和(1443.3±50.6),均显著少于对照组(3123.8±203.6)(P<0.05),减虫率分别50.5%、53.3%和61.6%。3光镜与扫描电镜观察成虫变化:对照组3个不同地理株旋毛虫成虫未见明显差异,药物治疗组扫描电镜可见虫体表皮皱缩,随药量的增加,皱缩程度也逐渐加大,纵嵴也消失。4光镜与透射电镜观察成囊期幼虫变化:对照组3个不同地理株旋毛虫感染组小鼠腓肠肌内囊包完整,每个囊包内有1-3条幼虫。药物治疗组部分囊包不完整、结构模糊,囊内幼虫结构也模糊不清,部分虫体崩解或消失,并可见空囊包及有愈合、消失倾向的空囊包,且随药量的增加,虫体崩解或消失数量增多。透射电镜下可见囊包壁外层由电子密度较高的基质和排列呈网状的束状纤维组成。内层由电子密度较低的基质和聚合程度不同的纤维组成。药物治疗组,囊包壁被破坏,内层变薄,外层断裂。正常幼虫体壁由外向内依次为角皮层、皮下层和纵肌层,角皮层的基本结构分为皮质层、基质层和纤维层,其在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皮下层由合胞体组成,无细胞界限,含丰富的糖原颗粒、线粒体、内质网及酯酶等;纵肌层在皮下层之内,由单一纵行排列的肌细胞组成。药物治疗组,体壁结构被破坏,基质层与纤维层部分断裂或消失,小鼠膈肌线粒体扩张,嵴紊乱或消失,多个肌节肌原纤维破坏或消失,并由肌浆填充,肌原纤维间肌浆网扩张呈空泡状。结论:13个不同地理株的旋毛虫对三苯双脒的敏感性有所差异,治疗时应采取适宜的三苯双脒剂量。2三苯双脒对小鼠体内3个不同地理株旋毛虫成虫及成囊期幼虫均有一定程度的疗效,尤其对云南株旋毛虫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