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发展,教师的评价素养是否符合新课改要求,也越来越引起教育领域及整个社会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评价活动中承担着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学评价素养水平,才能行之有效地通过自己的教学评价行为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并改善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教师的评价活动是体现于整个教学活动全过程当中的,可以说,是整个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实施和高效开展的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类评价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包含教师对评价的确切认知和价值取向、来源于教学任务需要的评价意识、与评价相关联的知识获取以及在教学实践中评价技能的应用即是本文为教师教学评价素养所下之定义。通过绪论等对国内外相关于教师评价素养的各类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从教育评价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作为学理依据,构建出教师教学素养的基本框架,将其分解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部分,即教学评价知识、教学评价行为、教学评价态度和教学评价意识。其次,依据先前构建的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结构体系,设计开发出相关的研究测量工具,具体地对某省十余所初中约三百名各科教师进行了教学评价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根据所得的数据发现了其存在的困境与挑战。最后,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并结合访谈中教师所谈及的困惑和问题,文章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内外三个层次方面对发展教师教学评价素养提出相应的方法和策略。社会方面要提供基本制度保障,加强关于教师教学评价素养方面制度的改革和政策的完善。学校方面要形成积极良好的教师评价氛围,创设有利于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发展校园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教师方面教师自身要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通过教学评价知识的学习和教学评价能力的改善,切实有效地进行教师专业自我发展以及教学评价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