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病房护士与医生的职业倦怠现状是否存在差异,并从压力知觉、焦虑、抑郁、情绪调节等方面,寻找与这两个群体的职业倦怠相关的因素及可能导致两个群体职业倦怠差异的因素,以期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找到对改善护士、医生职业倦怠有效的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进行的横断面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病房护士及同科室的医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在征得被试同意后施测。由被试填写马氏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压力知觉量表(PSS-4)、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病人健康问卷(PHQ-9)、情绪调节问卷(ERQ),以及个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工作相关资料。本研究最终纳入924名被试,其中护士 705名,医生219名。使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整理录入。对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的描述使用描述性分析;使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职业倦怠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护人员人口学特征、工作相关变量、压力知觉、焦虑、抑郁、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使用交互作用分析,探讨导致护士、医生两个群体职业倦怠不同的主要原因。主要研究结果(1)医生职业倦怠比护士严重:医护人员职业倦怠阳性率为63.6%,且医生的职业倦怠阳性率比护士高(分别为72.6%、60.9%);医生职业倦怠总分得分为45.88± 19.730,显著高于护士的41.27± 18.474;医生的去人格化倾向得分为7.82±5.568,显著高于护士的6.00±5.170;控制混杂变量后,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均显示,相比于护士,医生是发生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2)年龄、最终学历、所在班次影响职业倦怠总分;其中,影响情绪衰竭的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最终学历、体育锻炼和科室;影响去人格化倾向维度的有性别、年龄、最终学历、从业时间;与个人成就感降低有显著关系的因素有年龄、班次和科室。(3)护士和医生的压力知觉、焦虑、抑郁、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4)医生(相比于护士)、倒班(相比于白班)以及压力知觉、焦虑、抑郁、表达抑制是医护人员发生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认知重评的调节方式则可以保护医护人员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5)各影响因素在护士和医生两个群体中对职业倦怠发挥的作用不同:压力知觉是护士、医生发生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但是其作用存在差异(护士中OR值为1.108,医生中OR值为1.414);焦虑是护士、医生发生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且其作用存在差异(护士中0R值为1.146,医生中OR值为1.257));此外,倒班(相比于白班)、抑郁是护士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认知重评是护士发生职业倦怠的保护因素,但在医生中无显著意义。(6)在职业与职业倦怠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的因素是压力知觉和认知重评:压力知觉对医生职业倦怠的作用要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作用更明显,认知重评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保护作用比医生更明显。结论与建议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严重水平,而且医生的职业倦怠比护士严重;医生、护士的影响因素是有差别的;在护士、医生不同职业与职业倦怠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的因素是压力知觉和认知重评。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1)及时识别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尤其重视医生的职业倦怠状况;(2)适当减少医生的压力,培训医生正确看待压力的方式以及宣泄压力的方式;培训护士科学的进行情绪调节,改变对负性情绪的认知,多感受正性情绪;(3)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适当给予员工奖励,注意合理排班、弹性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