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磁兼容标准测试存在测试环境要求严格、测试结果无法准确反映设备正常工作环境下电磁兼容性能等问题,而现场测试由于其可以明显改善上述问题已经成为电磁兼容测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现场测试场景要求测试时间尽可能短、受测设备与其他设备的互连状态尽可能少变更。为提高现场测试效率,本文以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以电流卡钳注入作为敏感度快速检测的信号注入方式,分析得出适合快检技术的测试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兼容标准测试存在测试环境要求严格、测试结果无法准确反映设备正常工作环境下电磁兼容性能等问题,而现场测试由于其可以明显改善上述问题已经成为电磁兼容测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现场测试场景要求测试时间尽可能短、受测设备与其他设备的互连状态尽可能少变更。为提高现场测试效率,本文以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以电流卡钳注入作为敏感度快速检测的信号注入方式,分析得出适合快检技术的测试项目为CS101、CS114、CS115和CS116;以显控类设备为例分析其敏感特性,提出易敏感频段优选策略、测试频段预剔除策略、信号源输出快速调节策略,达到显控类设备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的目的,最终设计并实现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系统。本文针对传导敏感度现场测试中存在的测试时间长、受试设备状态改动多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出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技术。通过对现有敏感度测试信号注入方式的分析比较,筛选得出适用于快检技术应用场景的电流卡钳注入法。然后对GJB151B中涉及到的常用传导敏感度测试的特点和内容分析,结合电流卡钳注入方式的可行性讨论,得出适用快检技术的测试项目为CS101、CS114、CS115和CS116,并为实现快检技术的高效性,引入动态链接库和多线程技术。接着以常见的显控设备作为典型对象进行敏感特性分析,从干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部位电磁兼容三要素入手,分析认为电源模块、时钟电路以及数据传输接口等是显控设备电磁敏感薄弱点;结合电磁敏感薄弱环节,为提高敏感度现场测试效率提出测试建议,同时为快速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然后基于对显控设备敏感特性的分析,提出现场测试敏感度快速检测方案,包含基于关联分析法的易敏感频段优选策略、避开由电磁噪声导致的不可测试频段、加快输出达限的信号源输出调整策略。重点研究易敏感频段优先选择策略,结合数据挖掘中的Apriori算法,设计适合EMC敏感度测试的频段优选算法,并对其应用场景进行分析。通过液晶显示器的CS114和CS116测试对该算法进行验证,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检测出显控设备的敏感频段,同时提升传导敏感度测试效率,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最后结合敏感度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利用自动化测试技术,从系统的实际需求、结构组成、功能设计等多方面分析,完成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向着高频、高速以及密集化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散热问题愈发受到众多学者、研究者等的重视。在已开发的各种类型的冷却系统中,散热器是最为关键的部件。散热器的种类有很多种,其中直翅和针柱型散热器因其设计简单、易于制造、成本较低等优点应用最为广泛。散热器往往是和相应的风扇配套组合使用形成强迫风冷的散热方式。涡发生器强化传热是一种新型的无源强化传热方法,受到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透明转发器为主的通信卫星系统在使用的灵活性、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用户间信息交互、组网使用方面,越来越显示出系统的不足,因此针对星上数字处理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不再只是简单的通过卫星转发,而是经过处理后实现点对点的实时传输,在使用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同时具有更好的时效性。随着电子干扰手段的不断丰富,传统的固定频率的卫星通信方式,容易受到干扰信号的影响,造成系统的瘫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多呈现多源异质异构的特点,多源数据能够为数据分析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跨模态聚类作为多源数据的基本分析工具,由于不需要标注信息,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跨模态聚类通过对不同模态数据间关系的探索和分析,使得具有相似性的数据聚为一簇。现有的大多数跨模态聚类算法常处理完备的数据,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人为、噪声、设备故障等因素,获取到的跨模态数据不可避免存在模态丢失,即模态不完备。目
冷板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中、高功率密度电子设备中的一种换热装置。它可以迅速带走设备中各个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并且具有很高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对冷板而言,合理的冷板流道设计是影响冷板热交换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冷板流道为一次性加工成型,实际使用时,通常根据具体的热源分布形式来进行流道的设计,使得冷板的通用性较差。为了能够对任意位置分布的功率器件进行有效散热,就需要设计出具有良好整体散热能力的流
随着卫星导航、移动通信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时钟频率源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晶体振荡器因为它的高性价比而在众多频率源中脱颖而出,但是由于其在连续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内部老化、环境因素和负载特性变化的影响,输出频率值会发生单方向的漂移,限制了它在高精度领域的独立应用。为了提高晶振的性能,研制出符合5G时代标准的高稳晶体振荡器,本文研究了一种晶体振荡器频率漂移自校准技术。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晶体振
2004年石墨烯的成功制备引起了二维材料的研究热潮。二维材料就是尺度在单原子层级别的薄膜材料,由于纳米级别的尺寸而导致的量子限制效应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性质,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石墨烯、二硫化钼以及黑磷都属于二维材料家族的一份子。和石墨烯和二硫化钼相比,黑磷则既有着直接带隙,又有着不俗的载流子迁移率,这种双重的优势使其成为了半导体器件和光电元件的理想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关于黑磷的研究
为了弥补传统单质材料存在的比强度、比模量低的不足,满足行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非均质材料开始应用在航空、汽车、桥梁等多个领域。非均质材料是指在特定方向上组分不均匀、单一或符合理化性能变化以适应不同环境并实现特殊功能的先进材料。其中,复合材料是最常见的非均质材料,如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碳化硅铜基复合材料等。非均质材料服役环境往往恶劣,包括疲劳、高低温载荷及腐蚀等严酷环境,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形式的断
随着某公司员工数量的不断增长,为了解决员工的住宿问题,公司建设了众多房产服务中心,以租赁房屋的形式为无自住房屋员工提供低价住宿服务。各房产服务中心的物业管理工作内容比较繁琐,业务数据量较多。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物业管理,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与质量,为员工提供更为专业的物业服务,公司组织实施了物业云平台,利用该平台实现对公司各房产服务中心的物业工作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本文基于物业云平台的研发项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趋于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这导致了电子芯片功率密度的急剧上升。为了适应电子工业发展的需要,设计出了结构紧凑、轻巧、高效的微型换热器。而影响换热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温度的均匀性。本文以某一电子芯片散热需求为导向,设计出了换热器的几何结构,在验证仿真结果准确可靠后,分析了不同入口流动Re数对散热器内流动与换热的影响,并提出了在散热器内加装挡板的优化方案,分析挡板布局
银行业务繁多冗杂,为了便于管理协调复杂业务环境,工作流技术应运而生。工作流技术的出现,为银行业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目标带来了质的飞越。但工作流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随着工作流系统的数量不断增加,增加了业务人员的业务难度,也增加了运维团队的人力成本。与此同时,为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每个工作流系统使用的WAS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均会使用市面上有认可度的产品,例如IBM的WASND,Or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