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初由Henri Holec正式提出自主学习这一概念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此后国内外学者专家纷纷著书立说从其理论依据和应用意义到实施策略和实践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广泛的讨论。但这些研究集中在自主学习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的剖析和怎样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研究这三个方面,而对学习动机-学习者个体差异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性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国内目前针对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关性的研究也很少,更没有以少数民族学生为对象的研究报道。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考查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以及英语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分别选取了四个年级的大学生152名(其中男生85人,女生67人),进行问卷调查。从高考入学的成绩看,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最高分120分,最低分30分,平均分60分)。鉴于此,《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问卷》是借鉴Holec、齐默曼、和庞维国提出的有关因素结合少数民族英语水平偏低的实际情况改编而成,共18个项目,涵盖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三个方面:制定学习计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此外,我们还从参加调查过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9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求知进取、社会文化取向、物质追求、避免失败、个人成就、和他人取向对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六个方面。为了达到真实的访谈效果(即能反映少数民族学生的想法),访谈方式采用一对一模式。访谈结果作为定量数据分析的补充,旨在更客观、全面地阐释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英语学习动机问卷和自编的自主学习能力问卷为测量工具。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机情况的调查问卷是采用高一虹,杨渝川编制的《英语学习动机问卷》,大量的研究已证实该问卷的效度较高。《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问卷》总量表内部系数达到0.868,三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79以上,说明问卷信度较好。通过量表的拟合度检验,X2/df小于3,NFI、NNFI、CFI、IFI、RFI都在0.9以上,RMSE小于0.08,这些指标都表明问卷结构效度较好。通过调查,我们得到以下结果:1)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呈现显著正相关。具体表现为:第一,自主学习中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水平与求知进取动机、社会文化取向动机成正相关;和物质追求动机成负相关;第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水平和求知进取动机、社会文化取向动机、避免失败动机呈正相关;第三,自我调节水平和避免失败动机成正相关。2)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的回归作用显著。回归分析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分析现象之间相关的具体形式,确定其因果关系。具体表现为:第一,学习动机中社会文化取向和物质追求动机对自主学习的目标和计划水平回归作用显著;第二学习动机中避免失败动机对自主学习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水平回归作用显著;第三,学习动机中避免失败动机对自我调节水平回归作用显著;3)年级变量在自主学习的各个维度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助于少数民族学习者改善学习动机,培养更为灵活的学习风格,从而自主学习能力,制定科学学习策略,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之目的;二是有利于民族高校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逐步走出授人以“鱼”的藩篱,进入到授人以“渔”的新境界。本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相关性基础上提出的对策有效性以及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