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也不断暴露。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先天不足所引起的各种风险在日益加剧。为了避免这些风险,除了要从加强监管、自律、规范等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外,还有赖于市场创新和市场工具的完备,股指期货就是一个选择工具。 本文从股指期货的一般概念进行分析,澄清了关于股指期货的一些模糊认识,强调股指期货的本质是套期保值,交易中的投机者其实是活跃市场的重要因素,而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引起市场混乱的认识更是过于机械。 然后文章具体分析了当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开展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要开展股指期货所面临的一些制约因素。文章认为,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层保证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监管发展思路,客观上需要有一套能够避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措施和工具。而股价指数期货正符合这种思路,而且股指期货的开设,可以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多元化,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同时,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业的开放也需要股指期货的及早推出。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使得中国目前应该考虑尽快推出股指期货。 文章还从中国开展股指期货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期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产物,期货市场的试点为股指期货推出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法规与监管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市场布局、形成了严密的风险管理等制度、培养了一只专业的期货管理与投资者队伍,而且期货市场的功能正在逐步得到发挥。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的发展也为股指期货的开展提供了现货市场的基础,表现在证券市场的发展保证了股市规模与流动性的要求、机构投资者的扩大提供了投资主体的保障、证券与期货法规和监管体系有利于风险监控、国内外期货指数的发展可以提供得以借鉴的经验以及期指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并具备付诸实践的条件等。 文章随后还分析了中国开展股指期货的制约性因素,主要表现在股票现货市场没有真正的做空机制从而制约着套期保值交易的活跃性,而以中小散户为主的投资者机构使期指交易的主体不够健全,同时,市场已经形成的浓厚的投机气氛也使得投资者缺乏套期保值的主动性,此外,上市公司股息收益率的不确定性使套利交易很难开展等等。 文章第三部分,着重研究了股指期货的制度安排、交易方式、参与者范围、合约设计、风险控制措施等操作性很强的内容,并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未来开设股指期货的一系列运作构想。文章通过分析海外通行的做法,提出应该选择合理的股指期货交易模式,并倾向于在我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采取整合模式,列举了彩这一模式的优势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了保证股指期货的成功推出和高效运行,文章还认为,应该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对于股指期货的参预者,在初期进行严格控制,然后逐步放开。在股指期货的合约设计方面,文章也在交易品种、合约设计、乘数大小以及具体的交易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文章的最后,文章还就加强风险控制、完善法律监管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论述,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原来对于股指期货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领域的局限,从而为日益强烈的推出股指期货的呼声也给予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