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和种群历史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其濒危现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了解大熊猫的种群数量、种群遗传背景对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非常必要。本研究尝试使用分子手段对野生大熊猫进行个体识别,以探讨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方法;同时利用mtDNA控制区序列和微卫星(Microsatellite)作为分子标记,对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和种群历史进行探讨,得到如下研究结果。 (一)通过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对野生大熊猫的个体识别 1.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粪便DNA抽提途径,通过对15种动物的68份粪便样品的DNA抽提和扩增结果的验证,以及与国际通用的粪便DNA提取试剂盒(QIAampDNAStoolMiniKit)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这是一种经济、高效且广泛适用的粪便DNA抽提方法。 2.使用7对微卫星标记和性别标记,通过粪便DNA途径成功地进行了野生大熊猫的个体识别。通过对小相岭山系的11个粪便样品的分析,确定了这些样品来自6个个体,包括2雌4雄。对来自邛崃山系宝兴青山沟地区的67个粪便进行分析后,从48个样品中共发现了8个个体(6雌2雄),该结果与使用咬节判定法的个体数量统计结果一致。研究证明,通过粪便DNA和微卫星标记进行野生大熊猫个体识别非常有效,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二)大熊猫种群遗传学研究 1.通过对5个种群179个大熊猫个体的655bpmtDNA控制区序列分析,发现了18个变异位点(16个转换、2个颠换),共定义了38个单倍型,线粒体基因多样性(H)和碱基多样性(p)分别为0.935和0.0049。在104个大熊猫个体的12个微卫星位点的分析结果中,发现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4.83±3.97,而基因多样性(Ho)则为0.507±0.015。上述结果说明了大熊猫现生种群没有表现出遗传背景的贫乏,仍然保持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五个大熊猫种群的mtDNA和微卫星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岷山种群和邛崃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秦岭种群居中,而凉山种群和小相岭种群较低。 2.mtDNA控制区的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种群间最简约的遗传区划为[秦岭][岷山-邛崃-凉山][小相岭](φCT=0.070,P<0.001)。微卫星分析结果则表明,邛崃种群和周围的岷山、凉山、小相岭种群之间在近期还存在着丰富的基因流,而秦岭种群与其它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可能在几千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受到阻碍。综合上述分析结果,提示保护工作中应将秦岭种群与其它种群列入两个不同的管理单元。 3.利用棕熊线粒体控制区11-14%每百万年的分歧速率(Waitsetal.1998),估算出大熊猫最近共祖时间(TMRCA)为19.6-25万年,其可能来自晚更新世的庐山冰期的孑遗。通过嵌套枝分析(NestedCladeAnalysis,NCA),显示大熊猫种群还受到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影响而产生了种群片断化,在最后一次冰期全面消退后,大熊猫种群又经历持续的种群扩散,其扩散范围从岷山、邛崃而至秦岭、相岭地区。受种群历史和近期栖息地骤减的共同影响,大熊猫mtDNA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系统格局,而利用微卫星数据对大熊猫种群近期动态的分析则显示,岷山种群由于经历了近期的瓶颈和栖息地片段化的影响,种群内的近交影响程度相对已经比较明显(EIS=0.37),而秦岭和邛崃种群数量下降并不明显。 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并非是导致大熊猫濒危的主要原因,而近期人类活动的影响才是导致大熊猫濒危的主因,提示今后大熊猫保护工作的重点应该以对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为主。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剧增。由于矿井作业环境特殊复杂,矿难事故频繁发生,导致其安全生产备受关注。针对井下人员设备管理难,矿难事故发生时,由于缺乏井下被困人员的可靠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长期生存和进化的基础,也是作物植物持续改良的基础。保护遗传资源的目标是既要保护遗传多样性,又要促进遗传多样性的利用。居群遗传学的研究将有助于实现这些
厦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投入正式拉开了世界各国学者针对真双极系统接线方式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系统设计、运行原理、控制策略、故障特性等方面研究的序幕。直流侧故障机理的分析对于故障的快速诊断、保护控制策略、故障恢复、过流抑制及器件的选择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MMC Based High
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日前调度和AGC相协调的二级调度模式逐渐向日前调度、超短期调度和AGC相协调的多时间尺度调度模式转变。现阶段风电功率预测精度难以满足工程需求,利用传统调度策略及模式会增加AGC的压力威胁系统安全,因此在风电并网系统中超短期调度是降低计划偏差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了风电功率不确定性及其对有功调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应大规模风电并网的超短期调度策略,从而减轻了AGC的压力
学位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中水分对变压器绝缘系统的电气寿命和机械寿命有严重影响,且加速油纸绝缘材料老化,因此评估变压器油纸绝缘中的水分含量对确保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时域介质响应法为评估变压器油纸绝缘的老化状态及微水含量提供了新的手段,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诊断变压器油纸绝缘的新方法,现已由实验室研究发展到对变压器的现场测量。目前尚无公认的时域特征量能很好地表征油纸绝缘的极化特性,论文基于时域介质
摘要: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是当今无功补偿领域最新技术的代表,属于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 FACTS)的重要支持设备,STATCOM并联于电网中,相当于一个可控的无功电源,自动补偿电网所需无功功率,从而对电网无功功率实现动态无功补偿。鉴于STATCOM在电网中的广阔应
细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并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器官,在生态系统尺度上,细根生产和周转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
长臂猿和大猿、人类同属人猿超科,在许多生物学特性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是自与大猿的祖先分歧以来的约两千万年的时间里,长臂猿染色体进化速度快于人猿超科其他物种和其他灵长类物
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和世界性能源危机加剧,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利用方式,受到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由于风速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导致风能成为一种间歇性能源,因此,风电的大规模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制约了风电的进一步发展。而准确的风功率预测对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风速易受气象因素的影响,且维数较高,直接开展预测分析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对风速属性样
四倍体刺槐(Tetraploid Robinia pseudoacacia)也称多倍体刺槐。1997年由北京林业大学从韩国引进,具有速生、条粗、枝密、抗旱、耐盐碱等优良的特性,是水土保持、发展畜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