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消费文化在中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无疑也是90年代乃至今后美术演变的文化背景与现实境遇,那么,揭示消费文化与中国90年代美术的种种联系,可以使我们主动积极地认识并实现美术应有的价值与意义。 本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消费文化与中国90年代审美诉求的世俗化转向。这种世俗化转向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艺术化”和“艺术日常生活化”的双向动态中,也表现在当代生活大规模“图像化”的趋势中;审美诉求的世俗化转向无疑也会牵动着90年代美术的“意义”取向的一些新变化,在这些变化中,90年代美术由“形式实验”转向“现实关怀”、由“个人性”、“私密性”转向“公共性”、“对话性”的变化表现得最为突出。 第二部分将90年代美术的精神指向概括为“精英意识”、“漫游心态”、“玩世主义”、“古典情结”和“青春感伤”等几个类型,并从消费文化的角度,联系消费意识形态的出现与扩张,探讨这些精神指向的产生和变化:有的是在消费意识形态的挤压下逐渐委靡,如“精英意识”:有的是与消费意识形态纠缠不清中对“精英意识”所持的“疏离”态度,如“漫游心态”;有的是以躲避消费意识形态为精神表征,但又适合了消费文化的生产要求,如“古典情结”;有的是直呈在消费文化处境中的,具有“青春”特征的莫名其妙的焦虑感,如“青春伤感”。概括地说,本章把90年代美术的精神指向归结为两个基本的因素,即“消费意识形态”和“精英意识”,认为这些精神指向都是在消费意识形态和“精英意识”的复杂纠葛中产生的。 第三部分主要从作为消费文化机制的资本与传媒入手,探讨在资本运作条件下,美术的“意义”生产与价值实现方式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资本运作的体现出强大的力量,将美术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控制在资本利润的目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