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景观使用状况评价研究——以中国大运河浙江段为例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RUOFEI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河复兴,承托着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期望。人、城、河的和谐共处,是世界所有逐水居民的共同心愿。中国大运河,作为举世瞩目的文化线路,作为城市记忆和市民情感的容器,肩负着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与振兴的使命。研究对滨水景观使用状况评价(POE)理论进行了梳理,对运河景观作了概念界定和构成分析,简略叙述了浙江运河的概况。  对使用状况评价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和筛选,根据运河的性质和特征选定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构建了运河景观使用状况评价模型,模型由4项准则层和25项下级指标构成。以杭州主城区段(石祥路-三堡)和宁波主城区段(三江口)为主要评价对象,实地走访运河线路110km,建立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通过Delphi法回收专家征询数据22份,用Yaahp软件计算得出评价模型各指标权重。实地回收使用者问卷数据(n=202),以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主要结果如下:(1)准则层四项指标权重为环境品质:人工物质:社会管理:遗产保护=0.3198:0.1778:0.1607:0.3418,权重最高的五项具体指标为:真实性、水质、完整性、归属感和空气质量,遗产保护成为当前人们最关注的发展领域;(2)经模型构建和 FCE评价定级得出杭州主城区段和宁波主城区段的运河景观总体质量均为一般;(3)交叉分析表明使用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常住地区及职业对运河景观的各项使用指标评价存在显著差异;(4)景观质量提升建议:完善交通系统,做好运河区域与横向交通的过渡和接驳;发展业态增加青年使用者的访问频率和停留时间;适老化改造提升中老年使用者的满意度。
其他文献
临潼素有“文物甲天下”的美誉。这里聚集了以秦始皇陵、秦兵马俑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宝级文物,形成了规模型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临潼的旅游业也面临着一次历史
住宅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活的要求所构建的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住宅建筑设计应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居住模式日益变革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人们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为了缓解当时住房紧缺的矛盾,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国家建设了大批经济适用型住宅楼。时至今日,20多年过去了,虽然这类住宅主体
城市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在社会进步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兼顾现代化与城市保护,是当代城市先进性的评价标准。目前,在中国非
学位
在过去30余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对历史风貌的研究更多是围绕“文物、街区、古镇、古村”的保护,而现在,人们清醒地看到众多的小城镇受到城市边缘化、乡村城市化的辐射影响,尚
21世纪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步入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在数量和规模上的不断扩大,会对占大学建筑比重最大的公共教学楼产生全方位、多方面的影响。面对大学教学建筑
大型运动会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一直是我国体育界、建筑界、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经营管理部门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型运动会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大,标准高,建成后大多会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其转型期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社会转型,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城市社会转型;第二是经济
铜殿是中国建筑历史上较为独特的一类建筑。铜作为建筑材料,在人类历史上多有运用。在我国古代以木构建筑为主体的历史发展中,从商周时期使用铜连接构件为开始,铜建筑构件也不间
现代主义运动是二十世纪建筑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极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的革新,而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又是现代主义运动的集中体现,通过对CIAM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时代背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