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CTFS(Centre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s)大型森林动态样地建设的标准,在浙江省清凉峰(QLF)、九龙山(JLS)、凤阳山(FYS)、百山祖(BSZ)和乌岩岭(WYL)5个自然保护区内各建立了1个1公顷(100mX×100m)中亚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并对样地内胸高直径(即胸径,为树干离地1.3m处直径)≥1cm的木本植物进行了定位和每木调查。本文综合分析了这5个样地森林的物种组成和径级结构等群落特征、以及常见种的种群分布格局,并通过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主轴领距法(principal coordinates of neighbor matrices, PCNM)以及空间点格局模拟等方法,对群落构建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5个样地木本植物(胸径≥1cm)共调查到270个种,隶属于50科116属。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8种;被子植物45科109属262种。5个样地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乌岩岭样地,有136种:最低的是清凉峰样地,仅有104种。通过计算各样地间Jaccard相似性系数得出,乌岩岭、九龙山和百山祖样地间的相似性最高,可能是由于这3个样地的海拔高度相差不大和地理位置相近;而清凉峰样地与百山祖样地、乌岩岭样地的相似性最低,可能是由于这3个样地间的地理距离相差很大。(2)根据吴征镒对我国科属区系的划分原则,将所记录到的50科116属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从科的分布区类型看,无论将5个样地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分别对各样地进行区系分析,其热带成分的科均明显多于温带成分的科。从属的分布区类型可以看出,在海拔差异不大的情况下,由北向南热带成分的属有逐渐增多,温带成分的属逐渐减少的趋势。(3)从5个样地的物种重要值看,优势种均明显,重要值第一位的物种一般能占到10%以上,重要值前15位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比例小于15%)重要值总和占到50%以上。林冠层的主要优势种一般为来自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的一些典型亚热带分布的乔木种类,符合中亚热带森林群落的特点。(4)5个样地的所有个体的径级分布均呈倒“J”型,而且各样地的各生长型类型的径级分布大部分也呈倒“J”型,推测各样地群落更新良好。5个样地主要优势种个体径级分布表现出倒“J”型、偏正态型、正态型等各种形态,但均不提示种群的衰退趋势。(5)5个样地的主要种群都表现为聚集分布格局,且主要发生在较小尺度(0-10m)上,但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随机和均匀分布格局逐渐成为种群分布的主要格局。(6)5个样地中,都检测到密度制约效应,但就单个样地而言,该效应并不普遍存在。在该效应普遍存在的3个样地内,效应的最大强度与物种多度都呈显著负相关,与最大聚集程度呈显著正相关。(7)5个样地中,对于胸径≥1cm的木本植物群落,生境过滤作用对于群落构建可能并不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