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在其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发展到相对成熟之后,将所投资的风险资本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本形态即变现的机制及其相关的配套制度安排。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具有如下作用:价风险投资活动,发现投资价值现投资收益,补偿风险投资者承担的高风险引社会资本,促进风险投资的有效循环。风险投资有四种主要的退出方式:公开上市(IPO)、并购、股份回购、破产清算。研究美国和德国两种不同的风险投资退出模式对研究我国风险投资退出具有借鉴作用。一、美国风险投资退出模式美国的企业融资模式是以资本市场为载体的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与此融资模式相对应的就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制。这种金融体制造就了美国成熟的股票市场,通过股票上市退出风险企业是美国风险投资资本采用的主要退出方式,也是收益最高的退出方式。二、德国风险投资退出模式德国企业的融资模式是银行导向型的间接融资模式,德国由于其全能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的特点,其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与美国大不相同,在退出机制上,德国较多地选用股份回购。目前,风险投资退出仍是我国风险投资的“瓶颈”问题,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更多的是采取并购的方式。缺乏完善的法规与政策体系,缺乏健全的资本市场和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三大障碍因素。 <WP=73>对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现实选择分析如下:一、公开上市(IPO)1.主板上市退出分析直接上市直接上市要受到《公司法》所规定的条件约束和上市额度,上市节奏,企业规模等的限制,由于大多数风险企业建立时间都较短,资产规模难以达到上市的要求,因此,以这种途径上市退出对绝大多数风险资本来说,难度相当大。买壳上市买壳上市不受上市额度、上市节奏的限制,可以使风险企业间接上市,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提供了一条较为可行的途径,而且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设立上的特殊性,除小部分社会公众A股可以在国内证券市场流通外,占控股地位的国家股,发起人法人股目前暂不能流通,这种股权的集中性为场外协议交易实现控股权的转让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它减少了在二级市场收购的巨大代价和各种不可测性,便于买壳上市的成功。2.二板上市退出分析国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可供选择的优秀上市地点不是很多,这个上市地点一方面要有很好的融资能力,特别是可以吸收国际的资金,另外一方面也要了解中国国情,对国内企业的需求有充分的掌握,香港是我国的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充分地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香港是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地点。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也倍受国内拟境外上市企业的青睐,而且有许多国内企业在那里成功上市的案例。二、并购退出分析实践证明,并购退出是我国风险资本容易实现的成功退出选择。并购这一市场交易关系得以进行的首要条件就是交易双方产权清晰并具有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绝大多数高新技术小企业产权和治理结构非常模糊,粗放式和家<WP=74>庭式管理的弊端,以及由此滋生的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成为其发展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各地产权交易机构和产权经纪组织虽然在逐步建立,但是代理、评估、过户和登记等程序尚无统一的法规予以规范,限制了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另外,在我国许多企业并购案例不是在经济动因驱使下进行,而是由各种超经济特权捏合而成。近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已将全国各地的产权交易机构进行信息联网,这种发展思路是符合市场要求的,有利于并购行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三、回购退出分析目前在我国,公司的股份回购要受现行《公司法》限制。我国现行有关股份回购的法规建设显得有些滞后,法律,法规都只有一般原则性的条款规定,比较笼统、概括,可操作性不是很强,相关配套的法规,实施细则或具体的操作办法并未出台。四、破产清算退出分析我国破产清算制度是从保障债权人的角度出发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破产清算企业职工利益不受侵害,债权人利益受到平等保障,因此,力求该过程公平。拟进行破产清算退出的风险资本目的在于尽快收回资金,减少损失,要求破产清算过程快捷简便,而现有的破产清算制度需经过申请、审批、立案、资产评估、财产清理、提交分配方案及讨论通过等程序,不能满足风险资本的这种要求。而且,破产清算中涉及到资产评估、审计、财产清理、法院判决的各项费用,对已经有较大损失的风险资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财产变现也是清算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从我国目前已破产企业财产变现的形式看,是多种多样的,还很不规范,只有少数企业实行了公开出售或拍卖的形式使资产真正变现。做为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小企业板的启动为风险投资的成功退出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小企业板遵循“两个不变”和“四个独立”的<WP=75>总体设计思路,即在“现行法律法规不变、发行上市标准不变”的前提下,实行“运行独立、监察独立、代码独立、指数独立”。这次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反映出中央政府把握创业板发展节奏的冷静。更为主要的是,推出中小企业板,分步打造创业板,也体现了监管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