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期食管癌内镜下ESD治疗与外科手术疗效对比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ynnese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探讨ESD术后是否需要二次行食管癌根治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7月——2015年6月消化内科收治的215例早期食管病变患者和胸外科收治的208例术后病理提示为T1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通过术后常规病理结果比较内镜治疗与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行内镜下ESD术治疗215例患者,共227个病灶均一次完整剥离,剥离成功率为100.0%。单个病灶203例,其中上段21例,中段148例,下段34例,12例患者中段+下段各1处病灶,74个病灶长度≥3.0cm,一次最大切除病灶长度8cm。ESD术后病理结果提示:34例(15.81%)患者术后切缘呈阳性表现,其中粘膜内0例(0/105),粘膜肌层14例(14/76),粘膜下层16例(16/30)肌层3例(3/4);61例(28.37%)患者术前病理提示为高级别上皮内流变或重度不点型增生,术后发现癌变组织,其中粘膜内2例(2/105),粘膜肌层32例(32/76),粘膜下层24例(24/30)肌层3例(3/4);20例患者ESD术后于我科追加行食管切除手术,术后病理结果示7例肿瘤TNM分期升级,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T1a和T1b期各2例)。外科手术患者共208例,上段31例,中段126例,下段43例,双个病灶8例。行传统开放手术121例,微创手术87例,所有病灶均一次完全切除,术后常规病理结果显示:39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粘膜内0例(0/26),粘膜肌层9例(9/39),粘膜下层30例(30/143);10例出现脉管内癌栓,粘膜内0例(0/26),粘膜肌层2例(2/39),粘膜下层8例(8/143)。结论根据ESD和外科根治手术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TO-1a期且切缘为阴性的患者,病变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几率极低,内镜下ESD治疗有效,病灶可完全切除,可达到和外科根治术同样的效果;而病变侵犯粘膜下层及更深层次,发生淋巴管及微血管浸润的几率明显增大,对于ESD术后病理结果提示病变侵犯达到粘膜下层、切缘阳性、术后病理发现癌变组织、癌细胞呈中、低分化者,推荐追加外科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已经不再单纯取决于其自身的物质条件和财务资本如何殷实,而是取决于该企业是否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有效的团队管理和强
目的机械通气及其相关的脱机一直都是重症医学科重要的研究领域。但是关于系统指导临床脱机模型或者体系的研究还是空白。本研究的目的即是将能有效预测脱机结果的单一参数联合起来,初步建立起一个能够用于指导临床有创机械通气脱机的模型。研究是通过能够反应血流动力学的经肺热稀释法和脉搏波轮廓分析参数、液体平衡相关的参数来初步建立起能预测脱机失败的模型以期能够指导临床脱机。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查阅2017年1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逐步深入,各大高校已经在许多方面引入了信息管理系统来提升自身的管理和运营效率。通过构建合理的高校教学评估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日常教学质量
电信运营商的“电信增值业务”多数都是由数据业务来支撑的,它同时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一大笔可观收入。最近几年,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是数据业务随着行业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
Linux内核代码量极大,逻辑关系复杂,为了方便其他开发者更好的编写诸如驱动程序、文件系统等内核模块内容,Linux内核团队建立了庞大且高效的Linux内核API体系,以方便开发者使
在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律师事务所规模日益扩大,管理日益规范,类型也随之增多。根据司法部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律师事务所超过2.5万所,执业律师人数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列癌症相关肿瘤死亡率第三位。HCC具有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易转移、病死率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构成和政策过程的行为。私营企业主是社会结构中的新兴阶层,在社会转型的过
[目的]1.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对Allo-HSCT后是否使用TKI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及不同的治疗起始时间点对Ph+ALL疗效差异进行比较,为Ph+ALL患者在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相关治疗提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社交像空气一样融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或被改变着我们自己。作为记者这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网络社交是一种什么样的定位?本文以记者微信群“东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