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智能体系统支持下的耕地非农化流转决策优化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障性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大,耕地资源受到侵蚀,耕地非农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为了保护耕地和提高耕地的利用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目前,学术界对耕地非农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耕地非农化的定义、成因、驱动力以及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效控制耕地非农化现象。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耕地非农化与社会、经济、生态发展之间关系,以便有效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并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新黄埔区是为了满足广州市新兴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园区集中连片发展战略而设置。黄埔区在迎来更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耕地被征用为建设用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黄埔区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的时空演变、社会经济驱动力以及参与主体决策对耕地非农化的作用等内容,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从时间上来看,1990-2015年,黄埔区耕地面积总量呈现直线式下滑且耕地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导致该地区农作物结构转变且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从空间上来看,黄埔区耕地资源丰度存在空间非均衡性,辖区耕地非农化过程遵从由南向北推进为主的趋势,靠近辖区经济发展快速的中心地区耕地非农化速度远高于郊区耕地非农化速度。  (2)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结合GWR模型分析黄埔区人口总量、富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和城市化水平等经济社会因素对黄埔区耕地非农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OLS模型和GWR模型对耕地非农化影响因子进行对比后发现,无论在2010年或2015年,人口数量对耕地非农化进程均呈现出正效应;富裕水平、第二产业比重和城市化水平对耕地非农化进程的影响作用有正有负。从地区分布来看,黄埔区南部人口数量和富裕水平不断提高,将进一步促进耕地非农化。第二产业比重的减少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耕地非农化进程。在中部和北部地区,人口数量的正效应和富裕水平的双重效应对南部地区而言较弱,且第二产业比重和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效应明显强于黄埔区南部地区。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黄埔区“北进计划”对中部和北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较大影响。因此,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以及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等措施可以延缓耕地非农化进程,缓解黄埔区南北的用地矛盾。  (3)本文整体考虑区域耕地非农化流转,通过定义多智能体下决策主体行为规则和行为决策,建立区域耕地非农化流转决策优化配置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智能体微粒群优化算法和线性规划模型与多智能体遗传算法对比后,更能合理的对区域耕地非农化流转过程中土地结构数量和空间布局进行配置,明显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耕地数量不仅可以满足保有量红线的要求,而且可以提高优质农田数量。零散的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避免了优质农田地乱占。新增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得到合理部署,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各类智能体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决策,配置方案满足政府、开发商和农户各层次需求,有利于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告行业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然而,在这优秀成绩的背后,各类虚假药品广告却在肆意泛滥,给人们带来极大伤害。近几年,在媒体平台中播放的虚假广告数量确有下降趋势,但每年依旧有不少虚假广告出现,其中虚假药品类广告居多,这一数字绝对不容乐观。本文主要从虚假药品广告的宣传模式以及从媒体角度防范虚假药品广告两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虚假药品广告;营销模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政府或其他主体征用转化为非农业用途,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的保障,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日益凸显。他们
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一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史书,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为地球环境刻下了深刻的印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发展引发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