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研究-以奇台县为例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到2004年,工程覆盖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2.87 亿亩,尤其是2002年和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大规模推进,每年退耕还林任务达到10700 万亩,从1999-2003年,国家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95.8 亿元。为发挥退耕还林工程最佳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04年起,国家林业局把退耕还林任务的重心转移为成果巩固,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仍将注重质量巩固。当前,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正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考验,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对其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综合的评价,已是现实状况和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本文运用社会学、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学科理论和知识,对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进行研究,拟为退耕还林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社会评价发展、社会评价的涵义基础上,从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及角度、社会评价采用的方式和方法、社会评价的最终成果及结论、社会评价中提出的问题对策及建议、社会评价中存在的不足、社会评价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阐述了当前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三部分,提出了进行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的五个理论基础:社会转型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第四部分内容是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评价指标选择的多项原则、评价指标的四个来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四个步骤。   第五部分,论述了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的四条原则:科学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六方面内容:社会结构、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社会稳定、生活质量、社会进步,七种主要方法:有无对比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群体利益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专家综合评价法。   第六部分,以新疆奇台县为例从实证分析评价、专家综合评价、评估模型探讨三个方面分析评价了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   最后是全文结束语。
其他文献
2014年3月16日上午,潍坊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惠邦毛体书法研究院和潍坊报业集团北海书院等单位联合在潍坊举办了《贺惠邦书法作品鉴赏集》发行仪式暨书法研讨会,潍坊市有关
本文在参考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重庆市黔江区的耕地资源利用为具体研究对象,构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
本文依托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重点科技项目的有关课题,选取长江口冲淤复杂性作为研究题材,以期对河口演变规律的认识有所加深,同时对研究区的开发和保护规划
学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简称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科学研究计划》指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
空间统计学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了,但在国内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不同领域中使用空间自相关定量方法来进行空间分析,取得很大的进展,使空间统计学在国
从整地、施肥和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棚内温湿度调控等方面,对苦荞菜大棚栽培的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苦荞菜的设施生产提供参考。 From the aspects of soil pre
本文通过对192家公司上市首日的数据研究发现:发行费用对上市新股的股价影响很大,每股发行费用越高,其新股发行市盈率也越高,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
将生物标志物用于泥炭地环境演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正烷烃等生物标志物在泥炭剖面上的组成和分布规律,可以很好地反映泥炭的物源、演化程度等环境信息。本文以金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当前全球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沿海区域人口密集程度较高,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与模拟是LUCC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本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