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彼得·凯里曾经两度荣获英国布克文学奖,是当代澳大利亚文坛中最具才华的作家之一。他在作品中致力于重建澳大利亚民族和文化身份,成功地促使读者重新审视澳大利亚的殖民历史。《杰克·迈格斯》和《凯利帮真史》是凯里重写澳大利亚殖民史和重塑民族神话的两部上乘之作。《杰克·迈格斯》是凯里对帝国文学经典《远大前程》的重新书写,而《凯利帮真史》则是他对澳大利亚民族神话的重新创造。目前国内对这两部小说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然而,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对这两部作品开展对比研究还鲜有人涉及。基于这两部小说出于同一作者,并创作于相似背景,它们在写作特点和主题上多少会有相似之处。因此,本文旨在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对这两部作品对比研究,试图找寻它们的共同点。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介绍了凯里的生平和作品,文献综述,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结构。第二章概述了理论基础,后殖民理论以及其在澳大利亚的发展历史,并着重分析了澳大利亚后殖民文学批评的标志性著作《逆写帝国》和《梦的黑暗面》。第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凯里采用的“逆写”策略,从挪用、混合体裁和多重叙事视角三方面对帝国文本中的霸权话语进行了颠覆。继而探讨了两部小说的后殖民主题,身份建构。通过重建迈格斯和凯利的澳大利亚民族身份,凯里成功颠覆了澳大利亚早期定居者的刻板形象,并鼓励澳大利亚人重新审视本国的殖民历史,摆脱文化自卑和重建民族文化身份。第五章探讨了凯里在两部小说中对于少数族裔的描写无意识地采用了欧洲中心主义的话语模式,并指出这一后殖民写作局限性与凯里的澳大利亚白人作家和美国移民的双重身份有关。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并表示对未来研究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