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班幼儿正处在4-5岁的年龄阶段,相较于小班幼儿而言,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动作技能日趋娴熟,认知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词汇也更加丰富,社会经验有了初步的积累,因此这一时期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显得尤为丰富,并且复杂多样。区域活动是除集体活动外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另一重要组织形式,它给幼儿提供了更自主、自由的交往空间,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同时也为幼儿同伴间的交往提供了宽阔的平台。作为区域活动之一的建构区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区域,除了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之外,建构区活动还需要幼儿之间的协商和合作,并且幼儿的建构作品又是触发幼儿之间进行角色游戏的重要契机。因此,建构区活动对于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发展和交往策略的运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中班幼儿建构区内同伴交往,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培养策略,对幼儿智力、健全人格和社会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4-5岁即将升入大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进行研究。对不同设置的建构区活动中幼儿交往策略和交往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桌面拼插为主的建构区幼儿同伴交往过程中交换策略的使用要显著多于以地面搭建为主建构区活动中的幼儿,而后者在合作和攻击交往策略的使用上要显著高于前者;就交往行为的性质来看,以桌面拼插为主的建构区活动中幼儿的中性交往行为较多,积极交往行为和消极交往行为均低于以地面搭建为主的建构区中的幼儿。在交往策略和交往行为的性别差异上,主动邀请、联合、助人、攻击、应对攻击和拒绝六种交往策略的使用上,男孩和女孩有显著的差异;女孩的中性交往行为和积极交往行为都要高于男孩,男孩的消极交往行为要高于女孩。进一步对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中同伴交往进行分析得出,建构区同伴交往存在在同性交往大于异性交往;消极交往行为大于积极交往行为;交往策略使用单一,策略实现交往目标的效率较低;告状行为频繁的问题。结合以上问题,对建构区内同伴交往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建构区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培养策略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合理调整区域设置,科学投放区域材料;第二,科学制定区域规则;第三,教师要科学指导、合理介入建构区活动;第四,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