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衔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uan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影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但是,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大学教育领域。虽然学界有人开始关注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衔接研究,但是,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很少,只有个别文章。并且研究的成果多是笼统地说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存在的不足,而且所研究的成果与研究所依据的教材滞后于目前学生正在使用的教材。本人自大学毕业以来,一直担任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熟悉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目前,又接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结合个人学习和工作经历,思考当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发展状况,本人确定将“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衔接研究”作为研究课题。本文将从具体知识点的角度,将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并为促进二者的衔接提出具体的处理建议,从而为大学思想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启发和借鉴,促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本文除导言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实效性内涵入手引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内涵,并从多元化的角度剖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理论依据。紧接着阐述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阐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系,从而论证本文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和第三章采取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安排。第二章,主要是运用分析的方法,分别介绍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这部分内容安排,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有直接的参考意义,也对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有参考意义。两方教师的有意识的关注,将直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顺利过渡。第三章,首先阐述进行比较与衔接研究的重大意义,然后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分三块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比较。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中和大学都要系统学习,所以,这两部教材的比较是重点。由于高中有《历史》学科,所以,有必要详细比较《历史》与《中国近现代史》。其他教材知识点,高中与大学难以整体对应,而是散布在几部书中,所以,放在一块进行比较。这一章是本文的核心,直接点出目前高中最新版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目前大学最新版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之间知识点的重复所在,并结合个人经验提出具体处理建议。这也是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总结。第四章的安排,着眼于社会调查的事实描述。通过对一线教师和学生代表的访谈了解他们对高中思政教材与大学思政教材重复性和衔接性方面的直观感受和看法。也为最后一章的建议提供事实依据。第五章,在前面四章分析的基础上,为促进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衔接,为促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在贯彻落实执政为民理念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的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只有围绕这些基本原则进行制度设计,才能保证制度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严密性、规范性和可行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
<正>严重颅底骨折常伴发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血流动力学不定者的死亡率在文献报告中没有报导,死亡率高达40%。损伤部位及出血来源在严重出血情况下难以判明,常因大量出血引起失
会议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终身教育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发展终身教育,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
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国有企业为重要依托实体的国有资本的经营管理始终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长沙市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的代理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将理论
概述了大连金州混合器厂生产的 DK—3B 静态混合器在乳化油生产和油田注水增注剂生产中的应用结果,实践证明,采用该设备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目的探讨白果内酯(bilobalide,BB)对脑内水通道蛋白9(aquaporing,AQP9)的影响与其抗水肿作用的关系。方法利用Wistar大鼠持续性中动脉栓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频繁发生的公司舞弊、欺诈案件说明公司治理现状有待改善。随着《萨班斯法案》的通过,国外对于公司治理中内部检举人保护制度的立法和学理研究形成一个新的高峰。内部检举人
研究目的与意义: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下,理应适应时代发展新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模式。在颁布和推广《体育与健康课
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对于能否实现将体育变成中学生的生活方式显得十分重要。“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方面的研究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