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蔬菜品种变迁的人类学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sh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农业技术的传播推广是中国“三农”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本文试图以蔬菜良种技术作为切入点,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个案研究法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水口镇的平善村作为田野调查点,通过对有关传统蔬菜与良种蔬菜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对比研究,考察分析了村寨蔬菜品种变迁过程中的系列变化。村民引进良种蔬菜,经过了一个从拒绝、怀疑、试验再到认可接受的过程,引进良种蔬菜后,蔬菜品种的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村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重人情、讲“面子”,其日常饮食与节庆饮食中的蔬菜角色发生变化。蔬菜可视为经济活动的一种媒介,以前村民将传统蔬菜作为市场出售与交换的重要资源之一,现今蔬菜转向村民的自给自足,村民出现蔬菜的市场消费行为,对外界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蔬菜是社会关系建构的一种媒介,蔬菜作为互惠礼物,邻里亲友之间的“送种”“借种”“送菜”“尝鲜”的行为,加强了彼此的情感联系。在性别分工方面,男性因其胆识、知识储备高于女性,在良种蔬菜种植过程中,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使男性走进菜园,女性更依赖男性。因其年龄差异,妇女表现出对现代农业技术不同的态度和反应,年轻人基本上自己就能解决农业技术问题,而老年人面对现代农业技术问题时,往往倾向于向他者寻求帮助。民族村寨蔬菜品种的变迁始终伴随着整个村寨的社会变迁,展现出外来技术文化与本土技术文化不断进行调试整合,我们应该客观认真地对待这一现实。
其他文献
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的集聚程度一直不断增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目前及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未来的区域发展格局和路径将是城市的集群化、组团
东翁根山为新石器~早期铁器时代遗址,出土文物丰富且很珍贵,出土的石器、玉器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为新石器时代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抓手,是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龟山遗址位于广东省普宁市东南郊马栅村,2009年5~10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普宁市博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为3500平方米。此次发掘共清理各类遗迹20处,出土器物有
在中国,近几年出现的农产品投机热潮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通过对2009年以来在中国出现的小宗农产品投机热潮进行研究分析之后,对小宗农产品市场的投
棉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是确保兵团棉花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采棉用工紧缺问题、降低劳动成本、
绘本的世界是一个令人沉醉的梦幻世界,《月亮的味道》、《好饿的小蛇》、《爱花的牛》、《打瞌睡的房子》……这些作品的故事、想法、画法、形式、人物都很简单,但是样样都生
以刘宓庆先生及其他著名学者的翻译理论为基础,简单地把小说的语言风格翻译划分为五种,并且把其翻译方法也划分为五种。以大卫.科波菲尔的中译本为语料进行分析,试以总结出小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家庭轿车不断普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市民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消费倾向不断向乡